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1980:发家从小山村开始 > 第219章 筹备

第219章 筹备(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但也有不少明事理的家庭看得更长远。

比如隔壁邻居王叔他就站在公告栏前给大家算账:“就算完不成任务的数量,那做一件也是得一件的手工费啊,就是没有分红而已,怎么算都比闲着强啊!”

三天报名期结束后,大队部统计出最终名单,共有二十五户家庭报名加入合作社。

其中,陆卫民家自然是带头第一个报名,阿泽和阿崴两家也都毫不犹豫地加入了。

这些报名的家庭中,有像张八叔家这样精打细算的,也有像王木匠家这样手艺精湛的,更有像李奶奶家这样虽然劳动力不足但特别需要额外收入的。

陆卫民看着这份名单,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他要根据每个家庭的特点,合理分配任务,尽快让合作社的运作尽快走上正轨。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当初嚷嚷得最厉害的大妈,在看到第一批报名的家庭领到材料时,也忍不住凑过来打听:“现在报名还来得及不?”

这个小小的插曲,让陆卫民更加确信,只要第一批社员尝到甜头,合作社的队伍很快就会壮大起来。

在全村一百多户人家中,最终有二十五户报名加入了合作社,这个比例差不多占了全村家庭的五分之一。

当陆卫民拿到报名名单时,他既感到欣慰又有些担忧,这个参与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二十五户...”陆卫民坐在新布置好的合作社办公桌上,手指轻轻敲打着名单。

他原本预计能有十几户加入就不错了,没想到大家的热情这么高。

但是转念一想,这么多家庭同时加入,仅靠他一个人来管理,恐怕会力不从心。

陆卫民揉了揉太阳穴,眼前浮现出未来可能出现的混乱场景:二十五户人家同时来领材料、交成品,质量参差不齐的要返工,账目要核对,工钱要结算...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疼。

更别说他还要兼顾养鸡场的活儿了,分身乏术啊。

“看来得找个帮手了。”

鉴于身边的人都有事做,陆卫民只能把自己媳妇李艺清给拉了出来。

有了李艺清这个得力助手,陆卫民肩上的担子顿时轻了不少。

很快,写着“红星禽类副产品合作社”的牌匾在仓库门口挂上了。

…………

在确定好前期报名的二十五户家庭后,陆卫民雷厉风行,当天晚上就在合作社仓库召开了第一次全体社员大会。

傍晚时分,社员们陆陆续续来到仓库。

原本就不大的仓库很快就被挤得水泄不通,来开会的不仅有报名的二十五户家庭的代表,还有许多来看热闹的村民。

仓库里摆着的长凳早就坐满了人,后来的只能站在墙边;门口也围了好几层,有人甚至搬来了自家的板凳,垫着脚往里面张望。

仓库新装的电灯泡下,陆卫民站在一张临时充当讲台的木桌上,手里拿着准备好的计划书。

他清了清嗓子,嘈杂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

“各位乡亲们。”陆卫民的声音在仓库里回荡,“感谢大家对我们合作社的支持。今天主要跟大家说说我们合作社接下来的计划。”

他详细解释了生产安排:正式开工时间定在正月初七。

“离过年就剩一个星期了,咱们不着急这几天,让大家好好过个年!”

这句话引来一阵会心的笑声。

接着,陆卫民说了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开办技术培训的事。

在此之前他要演示一下,于是拿出准备好的样品,一个做工精致的鸡毛掸子和几个五颜六色的毽子。

“别看这些东西简单,要做好可有不少门道。”他讲解道,“从选羽毛、绑扎手法到成品定型,每个环节都有讲究。”

作为村里唯一有现代商业眼光的人,陆卫民自然当仁不让地担任起技术指导的角色。

他带来的样品都是参照后世成熟产品的标准制作的,鸡毛掸子采用分层绑扎法,既美观又耐用;毽子则改良了传统的铁片底座,增加了稳定性和弹性。

“从明天开始,我们分三批进行培训,每批八到九户。”陆卫民宣布道,“一定要把基本功练扎实了,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统一。”

他特别强调,只有通过培训考核的家庭,才能正式领取材料开始生产。

会议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散会时,不少村民还围着陆卫民问东问西。

李婶摸着样品毽子感叹:“这做得可比集市上卖的还精致!”

王叔则拍着胸脯保证:“卫民,你放心,我们一定认真学!”

在距离春节仅剩的一周时间里,陆卫民的生活变得异常忙碌。

白天在养鸡场忙碌,晚上在仓库培训。

培训采取分批轮训的方式,每晚安排三场,每场培训八到九户家庭的代表。

陆卫民特意在仓库中央搭了个简易工作台,上面整齐摆放着各种工具和半成品。

他手把手地教社员们如何挑选合适的羽毛、怎样绑扎才能让掸子更耐用、毽子的配重该怎么掌握。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绑绳动作,他要反复示范十几遍,直到每个人都掌握为止。

“张婶,您这个结打得不够紧,羽毛容易散。”陆卫民耐心地纠正着,“对,就是这样,再用力拉一下。”

培训过程中,他发现不少老人虽然眼神不太好,但手上的巧劲却让年轻人望尘莫及;而年轻人则学得快,能够很快掌握标准化的制作流程。

除了培训,材料的采购更是让陆卫民跑断了腿。

鸡毛和羽毛这些主料自然不成问题,他的养鸡场每天都能提供大量优质原料。

但制作鸡毛掸子需要的木棍、麻绳,做毽子需要的铁片、胶水等辅料,却让他伤透了脑筋。

陆卫民骑着三轮车在县城转悠了好久,终于在春节前凑齐了所有材料。

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原材料,陆卫民既欣慰又心疼,这批材料花了他整整八百多块钱呢!

虽然说好等产品卖出挣钱再补还,但他心里清楚,如果合作社经营不善,这笔钱很可能就打水漂了。

“一定要成功啊!”陆卫民在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

就这样,在培训社员、采购材料、核算成本的忙碌中,陆卫民迎来了他重生后的第二个春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