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1980:发家从小山村开始 > 第228章 售卖计划

第228章 售卖计划(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因为养鸡场暂时还不需要扩张,加上阿泽阿崴他们也上手了孵化的工作,所以陆卫民能抽出时间了。

而他空出来的时间主要是来忙合作社生产制作的鸡毛掸子和毽子。

鸡毛掸子和毽子这两种产品,鸡毛掸子是比较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而毽子就完全是娱乐性了,两种不同的消费群体给合作社售卖工作带来了困难。

所以如何将它们更好地推向市场,销量出来,成为了陆卫民要面临的新挑战。

陆卫民知道,售卖工作不仅仅是把产品卖出去那么简单,还需要做好各种各样的工作,有着一套专业的鸡流程。

于是,他花时间奔波,去了解老百姓们对这两样产品的需求,同时还走访了周边的集市、供销商店,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可以说,陆卫民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合作社产品的售卖工作中。而他之所以这么努力,主要是想让合作社进入正轨,然后他好脱身而出,继续忙他的养鸡场。

合作社的家庭们在经过这一个多月紧张而有序的生产,成功生产出了4000多根鸡毛掸子和5000多个毽子。

所以制作出来鸡毛掸子和毽子直接堆满了仓库,整整齐齐的摆放着。

看着这满满的库存,陆卫民心中既欣慰又充满期待,因为合作社就靠着这些制作出来的鸡毛掸子和毽子起来。

因为在鸡毛掸子和毽子这两样是不同产品,销售情况肯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般来说,鸡毛掸子在市场上最容易卖出去。

只要鸡毛掸子的质量过硬,羽毛柔软顺滑、掸柄结实耐用,再稍微向商家推销一番,很快就能找到买家。

这是因为鸡毛掸子作为一种实用的清洁工具,在家庭和商业场所都有广泛的需求。

无论是打扫房间的灰尘,还是清理店铺的角落,鸡毛掸子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只要上点方式方法就能卖出去。

但是,毽子就目前的市场情况而言,就不容乐观了,市场相对较小,不太好卖。

毽子的消费群体相对固定,主要集中在一些喜欢传统运动和游戏的老年人以及部分学生群体中,销售渠道相对狭窄。

所以,陆卫民主要针对毽子来做销卖计划。

而要想打开毽子的市场,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销售策略,同时也不能忽视鸡毛掸子的销售,要实现两种产品的均衡发展。

关于鸡毛掸子怎么卖,陆卫民经过深思熟虑,已经想好了几种方式。

其一,就是卖给县供销社。县供销社作为一个大型的商品流通机构,有着广泛的销售网络和稳定的客户群体。

而供销社不仅是什么都卖,也是会收购鸡毛掸子的,只不过价钱比较低,所以给出的收购价往往不能让合作社获得最大的收益。

因此,一般不到最后,陆卫民不会让合作社把鸡毛掸子卖给供销社的,也只有在其他销售渠道不畅或者急需资金回笼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这条路。

第二个就是委托那些游走在乡村之间的卖货郎售卖。

卖货郎们就像流动的商铺,他们穿梭于各个村庄之间,熟悉乡村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

将鸡毛掸子委托给他们售卖,可以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让更多的乡村消费者了解到合作社的产品。

收益可以按比例分,这样既能保证卖货郎的积极性,又能让合作社获得一定的利润。

其三就是自己人上门推销,用后世的话就是厂家直销。

厂家直销还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这几种售卖的方式各有优劣,陆卫民打算先走卖货郎这条路。

毕竟目前合作社还没有自己的销售队伍,做不到上门卖货。

而且,卖货郎在乡村市场有着深厚的人脉和销售经验,能够帮助合作社快速打开乡村市场。

所以,陆卫民在进入四月份后,开始频繁地跟县里的那些卖货郎谈合作。

他挨家挨户地拜访本县的卖货郎,委托他们售卖鸡毛掸子和毽子。

他是耐心地与卖货郎们商讨合作细节,包括价格、分成比例、销售区域等。

最后他与一些卖货郎达成的一些合作,当然也是分出一些利润来才有了他们的合作。

陆卫民在核算过成本后,给鸡毛掸子定价为一把6毛。

这其中,材料成本价是1毛钱,包括鸡毛、掸柄等原材料的费用;另外就是给生产制作费每把1毛,这是支付给合作社成员制作鸡毛掸子的报酬;给卖货郎的让利也是1毛,这是为了刺激卖货郎积极推销的。

这样算下来,每卖出去一把鸡毛掸子,合作社就能赚3毛钱。

虽然利润不算太高,但考虑到目前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情况,这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价。

而毽子定的价格肯定就比不上鸡毛掸子了,一个毽子才2毛钱,其中给合作社的家庭手工费每个5分,卖货郎同样也是给了每个5分得利,至于材料成本差不多是每个3分钱,所以合作社在毽子的利润是每个8分钱。

当然,陆卫民也不打算一直找卖货郎来委托售卖,这只是权宜之计。

他心里清楚,要想让合作社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组建自己的销售队伍。

只是目前这事还不成熟,资金、人才、市场经验等方面都还存在不足,得一步一步的来。

就拿毽子的售卖来说,陆卫民可不会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卖货郎这一单一方式。

他知道,要想让合作社的毽子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就必须另辟蹊径,制定出一套别出心裁的售卖计划。

他之所以严格要求在农历三月三之前制作出一定数量的毽子,正是因为心中早已勾勒出了一幅售卖蓝图。

农历三月三,在他们县可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日子。因为每到这一天,全县的百姓都会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参加热闹非凡的民族活动。

街头巷尾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那场面堪称全县一年中最大的人流量盛会。

陆卫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绝佳的商机,他打算利用这个特殊的日子,搞一场别开生面的踢毽子比赛,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广并售卖他们合作社精心制作的毽子。

毽子,这种看似简单的小玩意儿,制作起来其实也不复杂。

对于小孩子们来说,只要他们想玩,就能利用身边各种各样的材料,如彩色的塑料绳、废弃的羽毛等,自己动手就能制作出毽子来。

而这就意味着,合作社的毽子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卖得出去,就必须拥有与众不同的特色。

所以陆卫民在设计毽子时,可谓是煞费苦心。他首先从外观上入手,尽量将毽子的羽毛选配为五颜六色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