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鼎定南北朝 > 第403章 真真假假

第403章 真真假假(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安州辖地极广,包括了后世的承德,在这里还生活着“奚”。

“奚”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民族,早期因为位于匈奴以东,被人们称之为东胡。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大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又曰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

乌桓曾在汉末辉煌过,当时的乌桓雄主蹋顿骁勇善战,才略过人,袁绍的儿子袁尚被曹操打败,北逃乌桓求援,企图借助乌桓力量“复图中/国”。蹋顿以为袁尚收回故地为由,数次袭击边境,劫走幽州百姓十万户。然而不幸的是遇到了曹操。曹操在内部争斗不休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远征乌桓;尽管他付出了惨重代价,就连谋士郭嘉也病死在此役,可最后还是彻底把乌桓打残。

乌桓苟延残喘,贫困潦倒,当他们在晋朝时期吸纳部分鲜卑人之后,又看到入主中原的鲜卑声势浩大,于是以鲜卑一部自居。如今不知何故,又改称为“奚”。

奚由阿会部、处和部、奥失部、度稽部、元俟折部五大部落组成,五部各自统领很多大小不一的小部落。此时的奚实力不强,也没有一名说一不二的雄主带领。他们与杜洛周关系极好,,至今还以为杜洛周是河北北部说一不二的王者。

杜洛周撤军途中,奚的大小首领陆陆续续来访。杜洛周当然不会说自己窘境,每每都是安抚和忽悠一番,然后就是册封。

在正统势力和汉人眼中,杜洛周其实也是一介蛮夷,然而以正统自居的他,不但不认为自己是蛮夷,而且根本看不起蛮夷中的蛮夷。所册封的职务没有俸禄、没有实权,也就是形式上羁縻一下罢了,最终目的是为了未来结下一份善缘。

逐步靠近武列水西岸期间,又有二十多个小部落的酋长过来,各献牛、羊、马、驴数千不等,杜洛周一一收下,然后赐给“官职”,温言抚慰。

如此一路走、一路捞,杜洛周竟得良马一万六千多匹、牛两万六千多头、羊十一万四千多只;另有无数张鞘制好的皮革。

大获好处的同时,行军速度不受影响。

九月二十六清晨,杜洛周下令加快速度。当天下午末时三刻左右,大军已至武列水三十多里外。

十余骑朝着大纛方向冲来,为首的亲兵什长近到眼前,下马行礼道:“启禀大都督,前方斥候送来紧急军情,敌军主力两日前已经杀向三会城。”

杜洛周眉头一皱:“消息是否准确?如何证明敌军主办已经离开?”

什长不敢把话说满,只是将斥候们的话如数复述:“大都督,这是数支斥候从前方送来的消息,敌军虽然故意抹去马蹄印、虽然故意拆除和销毁浮桥,可是武列水西岸丛林之中,留下数万棵树桩、树枝,以及拖曳大树的痕迹,而且武列水下游数里之外还有很多没有烧尽的木头,这些木头横七竖八堆在河床之上,都让上方的水位上涨了。过了武列水二十多里,他们不再掩饰,路上到处是蹄印车辙。蹄印车辙一直向东南方延伸。”

“然而敌军在后方部署了大量骑兵,将我军冲在最前方的斥候杀尽一空,目前尚未得知敌军主力是否进入安乐郡。”

杜洛周沉吟半晌,问道:“还有没有别的发现?”

“有。”什长道:“大都督,正前方的东岸上方十余里,还发现了敌军营地,他们没有扎营,如今已经空无一人。从那些半干马粪来看,当是离开两天之久。也与以上的消息较为吻合。”

“让前方斥候再探。”杜洛周让什长离开,对一旁的封隆之说出自己的判断:“祖裔,从前方斥候打探到的军情来看。敌军一开始是打算半渡而击或者采用水攻之计,但不知何故,竟然放弃了。既然放弃,那只有一个解释,他们打算在我等抵达之前,先把三会城攻克。”

封隆之比较认同杜洛周判断,开口道:“大都督,敌军留下了很多痕迹,可见走得相当匆忙。卑职认为敌军之所以放弃半渡而击或者水攻:一是意识到东施效颦不可取,我军也会防备;二是我军人数众多,非他们能够力敌,故而不欲与我军为敌,转而对势弱的三会城下手。”

“可是敌军为何掩饰行军痕迹?这不是多此一举么?”不是杜洛周弱智,而是他以探讨方式剖析敌军用意,以便得出真相。

封隆之思索良久,忽然双眼一亮,疾声道:“大都督,敌军是欲盖弥彰、掩耳盗铃,其目的是恫吓我军,让我军止步不前。只要将我军拖在武列水几天,就有更多时间攻打三会城。”

说到这里,封隆之进一步分析道:“上党军固然能征善战,可是他们也会疲惫,当他们长途跋涉抵达三会城,已成疲劳之师;再加上又要打造攻城器械,所以他们需要更多时间。”

“祖裔说得对。”杜洛周深以为然,然而话虽如此,也很赞成封隆之,可他心中始终有些不安。

就在杜洛周踟躇难决的时候,又有一队亲兵从前飞马而来,一名队主下马上前,双手将一封信高高递给杜洛周:“大都督,有队斥候突破敌军后军防线,获得最新军情。”

杜洛周弯身接过书信,迅速打开看了一遍,如释重负的说道:“敌军果然走了。”

“主公,军情怎么说?”封隆之颇为着急的问道。

杜洛周将信笺递给封隆之,说道:“敌军今天早晨已在一百多外。”

封隆之看完,心中再无疑虑。他对杜洛周说道:“大都督,敌军已近安乐郡,未免三会城有失;我们应当加快速度,今晚在武列水对岸休整。”

“正有此意。”杜洛周点了点头,心中还是有些不太放心,朝着那名队主问道:“前方可有敌军动向?”

“启禀大都督,斥候说前方并无异常。”

“好,令他们再探。”杜洛周吩咐完毕,对传令兵下令:“让各军加快速度。今天一定要渡过武列水。”

命令层层下达,大军浩浩荡荡向武列水行军,算上自愿追随六万多名方城青壮、七千多名奚人组成的义从军,达到了十三五千多人。再算上三会城三万多兵马,杜洛周在安州还剩十六万多兵力。

杜洛周骑在一匹宝马身上,看着声势浩大的景象,忧心尽去,豪气顿生。同时愈加觉得这次大撤退是对的,若非如此,又怎么凭空增加七万多兵马?无数牲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