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未来的期待(完)(2 / 2)
两个孩子睡在景幽宫正殿的次间,永明帝和君后坐在床边,看着两个孩子乖乖躺下很快入睡。
永明帝弯腰摸了摸太子和小行翼的脸,再确定两个孩子睡熟后,他和君后才离开。
虎哥和大金留在了宫里,小金跟着邵云安出宫了。
没有“哥哥姐姐”晚上给嘘嘘,卓金会夜里过来把尿,嬷嬷们上手虎哥会咬。
帝后回到寝宫,永明帝感慨:“云安把太子照顾得很好。”
永明帝想到了自己的儿时,曾经母后还未失宠时,他出生的那几年也是享受过好日子的。
只不过身边照顾他的人也不像邵云安照顾太子这样真的做到了尽心尽力。
君后却道:“也不知云安今日在太庙里求了些什么。”
永明帝淡笑:“国泰民安、大燕盛世、亲朋幸福、家人安康。”
君后深笑:“皇上倒是挺了解云安的。”
永明帝:“他求了那么半天,除了这些朕想不到别的,他悍名在外,可心里想什么脸上显得是一清二楚。”
君后道:“那道光……或许神明听到了他的祈求。”
至于慕容家的祖宗……原谅君后不作评价。
显然,永明帝对自家的祖宗也没抱什么希望,他道:“神明应该是听到了,毕竟云安是朕与君后的福星嘛。”
晚上,守岁完上床歇息的王石井也在问:“媳妇儿,在太庙里你祈求什么了?”
邵云安:“就是希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也希望盛世能长久一点。
希望后世的史书对皇上、对君后,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正向的历史评价。”
王石井抱住媳妇儿:“会的。”
有你在,一定会的。
除夕夜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过去了,大年初三,邵云安进宫把儿子带走了。
过年期间很多人来国公府拜年,儿子要收压岁钱。
结果前脚邵云安带走了王行翼,中午宫里就来人把哭闹的太子殿下给送了过来。
上午,太子殿下哄着他还行,结果午睡的时候他就不干了。
相比太子殿下,王行翼就显得没心没肺了一点。
一上午他收红包收得不亦乐乎,似乎忘记了他的太子“哥哥”。
正月过后,王石井忙碌了起来,今年敕南府全府推广玉米,南边的几个州府都有玉米种子的份额。
邵云安留在京城的甜菜种子长成后证实可以制糖,京城的制糖局永明帝也交给了王石井。
慕容世子还得去敕南府一趟,待敕南府的春玉米种下后他就可以回来了。
整个燕国如到来的春天一般,一派欣欣向荣。
虎行关与哭夜关的战事因为风雪暂停了两个月后再起,代明荣和代明军似乎是不把胡人彻底打废不罢休。
蒋沫熙送了一件礼物给邵云安,看到这份礼物,邵云安半天没回过神。
“安叔,船。”
邵云安的眼睛突然一阵热辣,他接过船模型,问:“这是你构想的大船?”
蒋沫熙点点头。
邵云安笑着抬手揉了揉蒋沫熙的脑袋:“我以为你忘了。”
“不忘。”
邵云安:“那安叔等着你的大船,钱物上有需要的只管开口。”
蒋沫熙伸手:“钱。”
邵云安直接给了他一把钥匙:“需要多少自己去拿,拿完记得来我这里记账就行。”
蒋沫熙收下了钥匙。
还不知道邵云安和王石井有出海打算的永明帝还在琢磨给王石井再派些什么事。
忠勇村,一人坐上去边关的骡车,拉着三车的行李由镖师们一路护送前往虎行关。
他泪洒衣襟地挥别族人,告别故土。
送别的村民们有些人也忍不住落泪,却也心知他离开才是最好,最合适的。
虎行关,被提前赦免罪责的王枝松从管事的手里拿到一封信。
看到那封信,王枝松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管事看他的眼神充满了唏嘘,接着给了他一个匣子,拍拍他的肩膀:“你好好听话,以后的日子总不会艰难。
上头的人先前没有为难你,日后也不会为难你。”
王枝松还是点点头。
管事的让他走了。
回到自己简陋的住处,王枝松打开匣子,里面的东西令他愣在了当场。
匣子里有一个金锭子,一张房契和一张10亩地的地契,还有一封信。
王枝松打开信,信是王书平写的。
王书平告诉他皇上与君后去了忠勇村,告诉他他爹会被送来虎行关找他,告诉他好好孝顺他爹,不要再糊涂。
甚至告诉了他,他爹来虎行关,对任何人都好。
钱、房契和地契是王书平和赵元德给他凑的。
尽管那个人与他断了亲,但只要那个人的威名在,在虎行关就不会有人找他的麻烦。
他可以去做上门女婿,也可以娶对方为妻,端看他自己。
王枝松的手越来越抖,眼泪浸湿了字迹。
过去的十多年似乎就是一场噩梦,再回首却发现,自己怎会是那样的读书人。
——种种这些,你冷眼旁观,你读的圣贤书在哪?!
——要我看!你读的圣贤书完全是读到了狗肚子里!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你有整整十年的时间补救,结果却是变本加厉!
——至此双方是路人,你们好自为之。
捂着脸,王枝松蹲下痛哭出声。
京城,邵云安在跟王石井畅想:“等熙哥儿做好船,咱们就可以出发啦。
然后我们就去找红薯,找土豆,燕国的粮食种类就会越来越多。”
王石井静静地听他畅想,对出海的未来也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