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一抹温柔笑容(1 / 2)
忠勇侯与瑞郡郎离村回京了,忠勇村的村民们顿时就觉得村子里安静了不少。
别说村民们觉得安静,就是永修县的乡绅们都觉得安静了不少。
又坐上船了,对于记忆力还很短暂的两个小孩子来说,此刻坐船的欣喜很快就盖过了他们离开园子的不舍。
也是因为他们的小狗狗、胖兔子、胖鸭子、胖竹鼠都给他们带上了,不然肯定也是会闹的。
王石井和邵云安这边一登船,那边郭子榆就派人给京城送信了。
代江晚两天走,他在永修县再陪郭子榆两天后骑马赶去敕南府府城与公爷会和。
王石井和邵云安要拐去府城探望蒋康宁和翁瑶,再从那边乘船返回京城。
原本代江是要跟着一起走的,是王石井主动提出让他多留两天。
两个孩子在船上多数时候都是在邵云安的身边,代江又不便靠近,他不是必须在。
代江心动了,加上邵云安也表示他可以骑马跟他们会合,反正在船上他也是闲得发霉。
就这样,代江留了下来,理由是帮国公爷处理些善后的事。
两个娃,小太子现在爱跑,小行翼也走得很稳当了。
邵云安让王石井做了两根古代版“防丢神器”,只要两个娃去甲板上,就把神器拴上。
通常是王石井拴一根,邵云安拴一根,两个不听话的小不点只能在远离围栏的地方玩耍,绝对不能靠近船边。
邵云安觉得带孩子就跟养狗狗似的,每天都得遛,遛的时间越久越好。
瞧,两只长大了不少的小狗脖子上有狗绳,两个娃的胳膊上有娃绳。
两个娃当然是不喜欢的,套上那个绳子都不能自由的奔跑走路了。
邵云安对两个孩子疼爱是疼爱,但绝不溺爱,不戴神器就不许去甲板,没得商量。
安全起见,晚上孩子睡了之后邵云安就把他们送进了空间。
再多禁军守着,也不如在空间里安全。
忠勇村,暂时留下来的代江充分珍惜这两天的时间。
他不单单是早晚接送郭子榆了,他直接陪着郭子榆上下班。
早上,他先一步起来去灶房拿了他和郭子榆的早饭后就去敲郭子榆的房门。
通常这个时候郭子榆也起来了。
端了早饭,再提水给郭子榆洗漱,要多殷勤也多殷勤。
郭子榆没有拒绝,和代江一起用过早饭后两人就一起去衙门。
邵云安那边的茶叶制完了,永修县这边的制茶也到了尾声,还有两个多月春玉米就可以收获了。
今年整个敕南府都要尝试种植两季玉米,第一茬玉米收获后要马上种下第二茬玉米,所以7月到8月郭子榆会忙到飞起。
代江在京城的府邸就是几个下人,不说冷锅冷灶吧,反正他在府里都是一个人用饭。
所以代江也不喜欢回府,他通常都在宫里待着,若是休沐,他也是跟禁军的同僚约了出去吃饭或打打马球什么的。
那现在不一样了,不管郭子榆什么时候能去京城,他也该把府邸先收拾出来。
这单身汉住的地方,再有下人收拾那也是乱的。
代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跟郭子榆说的,郭子榆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代江准备离开的前一天晚上,两人坐在院子里用了晚饭,还小酌了一杯。
郭子榆忍不住问:“你怎么偏偏就看上我了?”
代江没有随口就回答,而是认真想了想,很严肃地回答说:“起初,是知道了你兄弟二人的遭遇后,难免就心生同情。”
郭子榆垂眸。
代江:“我刚来那天,郡郎被劫持,你那时候还是管家,忙前忙后的,我就对你有印象了。
我不否认,是因为你模样好,在园子的一众人里特别显眼。
你自己可能不觉得,你身上的书卷气很重,这种书卷气我在代三爷的身上见到过,也在许多文官的身上见到过。”
代三爷就是代明戈。
第一次来忠勇村,代江只是对郭子榆的脸多看了几眼,印象深刻。
后来接触多了,知道了郭子榆和郭子牧的遭遇,就不免同情。
同情之余,他又感慨郭子榆一个秀才公因为弟弟的事沦落为乞丐。
人就是这样,关注得多了,了解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越来越关注,越来越想要去了解。
他对郭子榆有好感是郭子榆被定为县令,他再次被派来永修县盯着制茶一事。
两人也是那时候开始熟悉起来的。
当时他在县衙与郭子榆除了睡觉外,其余时候都是在一起,吃饭也是在一起。
他同情郭子榆的遭遇,之后又心疼他的遭遇……
“我是个粗人,不会说好听的话,我就是先注意到了你,然后就不知不觉注意到心里了。”
这还不算会说好听话?
郭子榆给代江斟酒:“谢谢。”
代江给郭子榆斟茶,他知道这人酒量不行。
“也谢谢你没一口就拒绝我。”
郭子榆不是一个性格强势的人,他有他的坚忍之处,也有他的温柔之处。
如果制茶那会儿代江就对他表现出了喜欢,他一定会想办法避开,实在不行还会求助邵云安。
但代江对他是温水煮青蛙,他是在这次才明显察觉到代江的心意,结果就是他不忍心拒绝了。
郭子榆:“那你这回来突然表明心迹,是看出我不会拒绝吗?”
代江摇头否认:“也不是,我也担心。这回是殿下一定要跟着,我才得了机会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