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京师的暗流(1 / 2)
京师,崇祯二十三年,秋。
自太子殿下率军东征倭国以来,这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
六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京师的繁华一如往昔,甚至因为海贸的日渐兴盛而更胜从前。但朝堂之上的空气,却在悄然间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太子远在海外,监国的永王朱慈炤,在首辅黄道周以及一众文官集团的支持下,愈发地沉稳干练。他勤勉政事,体恤民情,赈济灾荒,编练新军,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赞誉。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私下里议论,永王仁厚恭谦,颇有上古圣君之风,或许……是比那位远在海外、杀伐过重的太子殿下,更适合的储君人选。而崇祯皇帝的年岁渐长,身体也大不如前,这让储君之争的暗流,变得更加汹涌。
直到两个月前,一艘悬挂着郑家旗号的福船,历经风浪,终于抵达了天津港。
船上带来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瞬间炸响了整个大明朝堂!
关东大决战,大捷!
德川幕府,灭亡!
日本国,已然臣服!
紧接着,是更为详细的战报,由李定国派出的信使,快马加鞭,送抵京师。当那份记录着明军铁骑,一战而歼灭二十万关东军的战报,在朝堂上被念出时,整个文华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那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如同神魔般的伟力,震撼得无以复加。
永王朱慈炤的脸色,在那一刻,变得无比苍白。
他知道,他那位皇兄,回来了。并且是以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君临天下的姿态,回来了。
……
一个月后。
天津港,人山人海。
从京师到港口的官道上,挤满了前来迎接凯旋之师的百姓和官员。他们翘首以盼,想要亲眼一睹那支传说中踏平了倭国的无敌之师,想要亲眼看看那位如同战神转世般的太子殿下。
“来了!船队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海天相接之处。
只见一片由数百艘巨大战舰组成的、遮天蔽日的庞大舰队,正缓缓地驶入港口。为首的,是太子殿下的旗舰——“麒麟号”。
当舰队缓缓靠岸,厚重的跳板搭上码头时,整个港口,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
“大明万胜!!”
“殿下千秋!!”
欢呼声中,一名身着黑色麒麟亲王礼服的年轻身影,第一个走下了跳板。
他,便是太子朱慈烺。
六年的时间,在他的脸上,刻下了风霜,也刻下了威严。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少年,他的目光深邃如海,平静的表情下,隐藏着足以倾覆天下的力量。
在他的身后,是定王、晋王、曹勋等一众同样脱胎换骨的年轻将领,以及那支沉默却散发着滔天杀气的羽林卫重骑兵。
这是一个英雄的凯旋。一个无可争议的、为大明开疆拓土、洗刷了百年国仇的战争英雄。他的威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如日中天。
当队伍行至京师城门之外时,他看到了。
在巍峨的城门之下,他的弟弟——监国永王朱慈炤,正率领着文武百官,静静地等候在那里。
永王依旧穿着那身象征监国身份的亲王服,他的脸上带着温和的、恰到好处的笑容。在他的身后,是黑压压的一众文官,以及一队盔甲擦得锃亮、军容严整的“儒林卫”。
兄弟二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太子朱慈烺的目光,平静、深邃,如同古井无波的深潭。
永王朱慈炤的目光,温和、谦恭,但在这份温和之下,却隐藏着一丝复杂和深不见底的幽暗。
“恭迎皇兄凯旋回朝!”永王率先躬身行礼,姿态无可挑剔。
“皇弟监国辛苦。”太子微微颔首,声音平淡。
简单的寒暄之后,太子翻身下马,在百官的簇拥下,向着皇城而去。他没有直接返回东宫,而是前往乾清宫,向他的父皇——崇祯皇帝,献俘,复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