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健康生活系统16(2 / 2)
他派出的得力干将,通过追踪那些被舒太妃驱赶的百姓下落,顺藤摸瓜,竟真的找到了几个当初在安栖观山下居住多年的老户。威逼利诱之下,其中一人终于吐露了一些零碎却惊人的信息:“大人明鉴…小的,小的那几年,是见过…见过果毅亲王时常往安栖观跑,说是给太妃请安,这本来也寻常…但,但有那么几次,小的起早贪黑,撞见过…撞见过有宫里模样的轿子,悄悄儿地停在观后僻静处…那时辰,天都还没亮透呢…”
没错,那是果郡王为了让甄嬛摆谱特意给她准备的轿子。
“宫里模样的轿子?可能认出是哪一宫的?”干练的探子立刻追问。
那老户使劲摇头:“认不出,认不出啊大人!那轿子朴素,没标记,跟着的人也少,都低着头…但那股子气派,绝不是寻常人家。后来…后来没两年,王爷就没了,再后来,舒太妃就开始撵我们走…小的就知道这些,真的!”
另一条线上,李卫亲自盯着的、对那些与果郡王府有过往来的僧道排查也有了发现。他手下的人回报,近日确有一神秘人,在京城暗市中重金寻访“懂药理”、“能配制特殊香露”的僧人,出手阔绰,要求古怪。顺着这条线追查,竟隐约指向宫中某位位高权重的妃嫔身边人,只是线索到了这里,就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所有可能的知情人要么突然闭口不言,要么就离奇地消失了踪迹,再也找不到确凿证据指向永寿宫。
李卫听着这些汇报,眉头紧锁。零碎的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似乎都隐隐指向果郡王与宫中某位妃嫔过从甚密,甚至可能涉及不可告人之事。而舒太妃驱赶百姓、销毁痕迹的行为,更是佐证了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立刻将这些进展写成密折,亲自送入宫中,呈递到胤禛面前。
养心殿内,胤禛看着李卫的密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宫中模样的轿子、隐秘的相会、舒太妃的掩盖、以及近期针对僧道和“特殊香露”的诡异打探…这一切,都像一把把钥匙,正在试图打开一扇通往极度丑闻和危险的大门。
“老十七…甄嬛…你们真是好大的胆子!”胤禛心中的怒火与杀意交织。他几乎已经可以断定,甄嬛与果郡王必有私情,甚至可能不止于此!舒太妃的掩盖,恐怕是为了更大的图谋…
然而,就在他准备下令李卫不顾一切深挖下去,甚至考虑直接对永寿宫采取更严厉措施时,一种莫名的、难以言喻的阻力似乎出现了。
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源于某种认知上的模糊。每当他下定决心要彻查到底时,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甄嬛平日里那“温婉恭顺”的模样,以及她抚养皇子公主的“慈母”形象,一个声音在隐隐劝阻:“或许,是朕多心了?证据尚且不足,贸然动手,恐伤及皇家颜面,动摇国本…”
这正是甄嬛那最后被使用的主角光环在做最后的挣扎,它无法直接改变确凿的证据,却在尽可能地影响着胤禛的判断力,试图将这场风暴消弭于无形。
胤禛猛地晃了晃头,试图驱散这突如其来的“心软”。他深吸一口气,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响起:“检测到宿主受到不明精神干扰,建议集中注意力,进行逻辑梳理。保持健康作息有助于维持思维清晰度。”
系统的声音如同一盆冷水,让他瞬间清醒了不少。
“朕知道了。”胤禛对脑海中的系统说道,也像是在对自己说。他压下立刻发作的冲动,提笔在李卫的密折上批阅:“朕已悉知。证据仍显薄弱,舒太妃处不宜打草惊蛇。着尔继续暗中查访,尤以当年王府旧人、及近期与永寿宫有隐秘接触之僧道为重点。务必拿到切实口供或物证。宫中之事,朕自有分寸。”
他不能急。甄嬛的光环虽然衰减,但残余的影响仍在,且她在宫中经营日久。他需要更确凿的证据,需要在她最得意、最放松警惕的时候,给她致命一击。同时,他也要看看,甄嬛拿着那瓶所谓的“菩提甘露”,究竟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在健康生活系统的绝对防御面前,任何毒物,都不过是跳梁小丑的把戏。
他将批好的密折交给苏培盛,吩咐道:“即刻密封,交给李卫。”
“嗻。”
苏培盛捧着那封决定了许多人命运的密折,退出了养心殿。他隐约感觉到风暴将至,而皇上,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冷静,也更加可怕。
李卫接到密折,看到朱批,心中了然。皇上这是要稳扎稳打,既要查清真相,也要顾及皇家体面,更要…人赃并获。他立刻调整了策略,将调查转入更深的暗处,如同一头耐心的猎豹,等待着猎物彻底暴露弱点的那一刻。
而永寿宫内,甄嬛对这一切浑然不觉。她正小心翼翼地藏好那瓶“菩提甘露”,筹划着该如何不着痕迹地,将它送入那位“诚心礼佛”的皇帝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