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编外组织部长(1 / 2)
包厢里的气氛依然有些沉重,周阳还在消化着刚才巡视组组长的“重磅炸弹”。
陈建华走到包厢门口,忽然停下脚步,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对了,还有一件事差点忘了说。”
陈建华转过身来,脸上的表情从刚才的严肃变得轻松了一些。
“什么事?”周阳心里暗自祈祷,千万别再来什么烫手山芋了。
“接下来,省里要搞一个'青年干部储备人才培训班',从全省选拔一批有能力、有冲劲的年轻人。”陈建华说着,在周阳面前的椅子上重新坐下,“你,也给我出点力。”
“我?”周阳有些意外,“我需要做什么?”
“多观察,多留意,有好的苗子可以向我推荐。”
陈建华的话说得很轻描淡写,但周阳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这是让自已当“编外组织部长”啊!
陈书记这是要让自已为他考察未来的班底,相当于提前给自已派了个“星探”的活儿。
“陈书记,这个…”周阳试图再确认一下。
“怎么,有困难?”陈建华挑了挑眉毛。
“不是,我就是觉得这个责任挺重大的。”周阳摸了摸手腕上的菩提手串,果然感觉心境平和了不少,“毕竟涉及到年轻干部的前途问题。”
“正因为重要,所以才要交给靠谱的人来做。”陈建华满意地点点头,“我看中的就是你的眼光和判断力。”
周阳心里翻了个白眼。
这话听着好听,但实际上就是把人事安排的“脏活累活”甩给自已。
推荐对了,那是陈书记慧眼识珠。推荐错了,那就是自已办事不力。
典型的有功劳大家分,有锅自已背。
但是话又说回来,能够参与到省一级的人事安排中,这个机会确实很难得。
“具体怎么操作?”周阳问道。
“这样,培训班预计下个月开班,为期三个月。”陈建华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我给你一个参考标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最好有基层工作经验。”
“好的,我记住了。”
“还有。”陈建华压低了声音,“这件事要低调处理,不要搞得满城风雨。你懂我的意思吧?”
周阳当然懂。
这种事情一旦传出去,各路神仙都会想方设法往里塞人。到时候就不是选人才了,而是比拼关系和背景了。
“我明白。”
陈建华满意地拍了拍周阳的肩膀:“好,那就这么定了。巡视组的事情,加上这个人才推荐的事情,你接下来的担子可不轻啊。”
周阳苦笑着摇摇头:“陈书记,您这是把我当驴使啊。”
“哈哈,能者多劳嘛。”陈建华爽朗地笑了起来,“再说了,这些都是好事,对你的成长有帮助。”
话音刚落,包厢的门被人从外面敲响了。
“请进。”陈建华说道。
进来的是刚才离开的袁成功,他的脸色有些复杂。
“建华,有个小情况,我觉得有必要和你汇报一下。”
“什么情况?”陈建华立即收起了笑容。
“刚才在电梯里,遇到了咱们兄弟地市的几个局长。”袁成功看了看周阳,“其中有个人喝得有点多,说话可能有些不太合适。”
周阳心里咯噔一下。
酒桌上喝多了说胡话,这在官场是大忌。特别是在今天这种敏感时刻。
“具体说了什么?”陈建华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他说羡慕临海市的环境好,领导班子团结,想要调过来工作。”袁成功停顿了一下,“还说自已在原来的地方待得憋屈,想找机会'投靠明主'。”
陈建华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
“投靠明主”这四个字,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说出来,简直就是政治自杀。
“谁说的?”
“云港市的建设局局长,叫什么…张国庆。”袁成功有些不确定地说,“反正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个子不高,有点胖。”
周阳在一旁听着,心里暗自摇头。
这个张国庆真是太不会说话了。在今天这种场合,在陈书记面前,说出这种话来,不是找死是什么?
“他现在人在哪里?”陈建华问道。
“应该还在大厅里,和其他几个人在那里聊天。”袁成功回答。
陈建华站了起来,在包厢里来回踱了几步。
“这种人,政治敏感性太差,不适合继续担任重要职务。”
陈建华的话虽然说得很平静,但周阳能听出其中的杀气。
看来这个张国庆的仕途要到头了。
“陈书记,要不我下去处理一下?”袁成功主动请缨。
“不用,让他们继续在那里待着。”陈建华摆摆手,“有些话,让更多人听到反而是好事。”
周阳明白了陈建华的意思。
这是要杀鸡儆猴,让其他人看看,在这种敏感时期乱说话的下场。
“建华,那我们现在…”袁成功试探性地问道。
“你先下去吧,我和周阳还有点事要聊。”陈建华挥挥手。
袁成功识趣地离开了包厢,又只剩下陈建华和周阳两个人。
“看到了吧?”陈建华指了指门外的方向,“这就是我刚才说的问题。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不少思想糊涂的人。”
周阳点点头:“确实,政治敏感性太差了。”
“所以说,人才培训班的事情就更重要了。”陈建华重新坐下,“我们必须要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的年轻干部,来接替那些不合格的老同志。”
“我明白您的意思。”
“你明白就好。”陈建华看了看手表,“时间不早了,你也累了这几天,早点回去休息吧。”
“那我先走了?”周阳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