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不白之冤(1 / 2)
省委组织部的办公室里,秋日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红木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周阳修长的手指捏着那份刚刚出炉的《全省青年干部储备人才培训班策论考试成绩单》,心情就像这窗外的天气,一片晴朗。
匿名考试的方案大获成功,不但把马文祥安插的那些关系户刷了下去,还真就挖出了不少埋在基层的好苗子。
这感觉,就像是在一片看似普通的沙滩上,随手一刨,就摸到了一块温润的璞玉。
他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目光从名单的末尾,一路向上扫过。
“不错,不错……”
他的指尖在一个个名字上轻轻划过,那些名字背后,代表着一个个鲜活的、有冲劲的年轻干部,他们是江岚省未来的希望。
林小雨站在一旁,看着自家市长那副像是老农检阅自家麦田的欣慰表情,也跟着开心起来。
“市长,王部长刚才还打电话来,说这次多亏了您,他们组织部都准备把这个匿名考试的模式,作为以后的范例推广了。”
周阳笑了笑,没说话,目光终于落在了名单的最顶端。
状元的位置。
他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能在一众省直机关、经济强市的青年才俊中,杀出重围,拔得头筹。
然而,当他看清那个名字和后面的单位时,他脸上的笑容,如同被瞬间按下了暂停键,当场凝固了。
【第一名:高启。】
【单位:平阳县,三道沟镇,副镇长。】
高启?
平阳县?
三道沟镇?
一连串陌生的地名,像三块冰冷的石头,砸进了周阳心里。
平阳县他知道,是整个江岚省地图上,颜色最深的那一块——出了名的贫困县,山路十八弯,经济常年垫底。
而三道沟镇,更是穷山恶水里的穷山恶水。
一个在这种地方任职的副镇长,竟然能在三百多名全省精英中,考到第一名?
这已经不是黑马了,这简直是骑着火箭的黑马!
周阳的心里,瞬间升起一股强烈的好奇。
他立刻翻开了附在成绩单后面的考生策论文章。
高启的文章,题目起得很朴实,叫《论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破局之路——以平阳县为例》。
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通篇都是大白话,甚至有些段落还带着点泥土的芬芳。
但就是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组合在一起,却迸发出一种让人心惊的锋芒。
字里行间,没有抱怨,没有诉苦,只有对困境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和大胆到近乎狂妄的破局构想。
从发展林下经济,到打造特色文旅IP,再到利用互联网对接外部市场,每一个方案都逻辑严密,数据详实,仿佛他已经在脑海里,将这条路推演了千百遍。
这是一篇真正用脚走出来,用心血浇灌出来的文章!
“人才啊!”
周阳忍不住低声赞叹,眼中的欣赏之色,几乎要溢出来。
这已经不是璞玉了,这是一块被泥土掩盖的绝世美玉!
他当即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直接拨给了省委组织部新任的王秀芳副部长。
“王部长,我是周阳。”
“周市长!我正要跟您汇报呢,这次的考试太成功了!”电话那头,王秀芳的语气充满了兴奋。
“王部长,先不说这个。帮我一个忙,立刻把这次策论考试第一名,平阳县三道沟镇的高启,最详细的干部档案,加密发到我邮箱。”周阳的语气不容置疑。
“高启?好,我马上办!”王秀芳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立刻答应下来。
不到半个小时,一封带着加密标志的邮件,出现在了周阳的电脑屏幕上。
周阳迫不及待地点开附件。
高启的履历很简单,国内顶尖的政法大学毕业,标准的“天之骄子”。
毕业时,他本有无数个留在省城甚至首都的机会,却主动提交了申请,去了全省最偏远、最艰苦的平阳县。
从一名普通的科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用了五年时间,就成了全县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三道沟镇的副镇长。
履历中的工作评价一栏,几乎全是溢美之词。
“该同志工作能力突出,有大局观,敢于担当。”
“深入基层,群众口碑极好。”
“多次在招商引资、扶贫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看到这里,周阳更加确定,自已是挖到宝了。
一个有能力,有担当,还愿意扎根基层的人才,这不正是这次培训班最需要寻找的目标吗?
他心情愉悦地滑动鼠标,将档案拉到了最后一页。
那一页,是“奖惩情况”记录。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那一栏时,他的瞳孔,如同被针尖狠狠刺了一下,猛地一缩。
档案的最后,一行黑色的宋体字,像一道丑陋的疤痕,烙印在白纸之上。
【三年前,因“顶撞上级、不服从工作安排”,受党内警告处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