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三塑强汉 > 第100章 苦难民族(1)

第100章 苦难民族(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们靠的就是“突骑”。

自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草原民族的侵扰,中原农耕民族就发明了“突骑”。只不过,那时突骑是由战车组成的。

只是用此突骑应对匈奴铁骑,还是打不赢。

汉朝时期,骑兵都是单马镫。骑士在马上稳定性不足,也无法借力。

无论是冲阵,还是当面厮杀,由于马背上的骑士无法向战马借力,大部分力气都用来把自己稳定在马上了。

这也是吕布在京都城外,只与蔡成交手一合,便狼狈而逃的原因。

不是蔡成的力气比他大,而是蔡成是双马镫,不仅可以用足自己的全部力气,还能借战马奔驰之力。

仓促之间,吕布没有看到蔡成、颜良、文丑三人都是双马镫,所以认为蔡成的力气太大,绝非自己能敌,才吓跑了。

单马镫连厮杀都不行,就更别冲阵了——稍微遇到一点阻力,战马上的骑士就会掉下马来。

哪怕汉朝时组建了骑兵,也不是匈奴骑兵对手——骑射之术比不上匈奴骑兵。

匈奴骑兵可都是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哪怕没有单马镫,他们也能在马背上坐得稳、射得准。

改变这一局面的便是卫青。

卫青创改良了自古以来的“突骑战术”,创造性地把步卒的军阵战法移植到了骑兵身上,组建了一个个突骑方阵,讲究阵形和相互配合,开创了大汉的“突骑战术”。

不仅如此,卫青、霍去病麾下的骑兵,不仅能够骑射,还能一手引缰,一手持矛,以骑冲阵。

当然,这样的战术战法虽然克制住了匈奴骑兵的骑射之术,但每次冲阵,骑兵的损耗也是极大,纯属“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骑士手中的长矛还没刺出多少下,自己可能就被撞击下马。

骑兵掉下马来,如果运气极好,没被身后的战马践踏成肉泥,也会战力全失。

用突骑的战法与匈奴打,基本上就是“一换一”打法。

说汉武帝穷兵黩武,就是因为与匈奴作战的损耗太大了,基本上是在与匈奴拼人口和战马数量……

可不这样打,又如何能打败匈奴呢?

要知道,西汉时期面对的匈奴,可不比其他任何时期的匈奴。

那时匈奴出现了一个猛人,就是匈奴大单于冒顿。

他竟然统一了草原上所有的部落,建立起了一个东起辽东、西至西域的庞大匈奴帝国。

别看刘邦能够打败霸王项羽,可他被围白登山之后,就看明白了。凭大汉的步卒及少量的骑兵,根本不可能战胜骑射精湛、来去如风的匈奴铁骑。

和亲,上贡,也是西汉前期耻辱却无奈的韬光养晦之举。

直到卫青找到与匈奴铁骑对冲的方法,那就是“大汉突骑”。

为什么卫青、霍去病在历史上的声望如此之高?他们也仅是打败了匈奴而已,又没能灭了匈奴。

要知道,在卫青、霍去病之前,便有李牧、蒙恬都对抗过匈奴,在卫青、霍去病之后,又有西汉陈汤、东汉窦宪、初唐李靖……

中国历史上与草原游牧民族对抗的猛将太多了。

然而不一样的是,卫青、霍去病面对的匈奴,可是草原上第一个统一的、兵锋正盛的匈奴帝国。

我们不妨看看草原上一旦统一,会给中原的大汉民族造成什么伤害吧。

写到这里,笔者实在忍不住眼中的泪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