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 第491章 总督府夜话(完)

第491章 总督府夜话(完)(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胡宗宪脸色苍白,嘴唇紧抿,陈恪描绘的那幅“与严世蕃之流并列、千秋唾骂”的画面,无疑击中了他内心深处最恐惧的噩梦。

作为一名传统的士大夫,青史留名是超越生命的追求。

他放在膝上的手微微颤抖,显是内心激荡至极。

然而,他沉默良久,最终还是缓缓地、极其艰难地摇了摇头,声音嘶哑低沉,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固执:“子恒……你的话,如刀如剑,刺得我心肺俱痛。我岂不知其中利害?但……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恩义所在,心之所安,若为避祸而背弃,胡某……余生皆在愧悔之中,与行尸走肉何异?纵遗臭万年,此心……此心亦难转圜。”

他竟是将陈恪的激烈言辞也扛了下来,显是心意已决,宁可背负千古骂名,也不愿行那“背信弃义”之事。

陈恪瞳孔微缩,心中暗叹一声“迂腐!”,但面上却不见丝毫气馁。

他脑中思绪电光火石般闪过,瞬间明白,对于胡宗宪这等人物,光谈他个人的家国大义和身后荣辱,或许仍不足以撼动其根深蒂固的“恩义”观。

必须换一种方式,从“怎样才是真正对严嵩好”这个角度,重新定义他坚守的“义”!

陈恪脸上的激愤之色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带着一丝悲悯的平静。他缓缓坐回原位,声音也低沉下来,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诚恳:

“部堂,您误解晚辈了。晚辈绝非逼您行那‘背信弃义’之事。恰恰相反,晚辈是想请您……救一救严阁老。”

“救我恩师?”胡宗宪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愕然与不解。

“正是。”陈恪目光灼灼,语气斩钉截铁,“部堂请细想,严阁老纵横朝堂数十载,于国于陛下,岂无微功?如今纵有瑕疵,陛下乃念旧之君,岂会全然不顾?若部堂此刻一意孤行,仅凭意气用事,表面上看似乎全了师门恩义,不辱没严阁老。但实则呢?”

他微微前倾身体,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清晰,如同重锤敲击:“实则,这才是真正的辱没师门!天下人会如何说?他们会说,看呐!严嵩不仅自己祸乱朝纲,更是毫无识人之明、育人之能!他亲手提拔起来的重臣,竟是如此不识大体、不顾大局、只知抱残守缺的迂腐之辈!竟要拖着东南半壁江山为他个人的‘恩义’殉葬!这岂不是坐实了严阁老‘用人唯私’、‘结党营私’的罪名?岂不是将他最后一点可能存在的‘为国举贤’的遮羞布也彻底撕碎?!”

胡宗宪浑身剧震,脸色瞬间惨白如纸!陈恪这话,从一个他从未想过的角度,狠狠扎进了他坚守的信念核心!

陈恪不容他喘息,继续步步紧逼,话语却愈发“推心置腹”:“反之,若部堂此刻深明大义,以东南安危、社稷民生为重,毅然站出来稳定大局,继续为国荡寇安民!

那么,千秋史笔会如何写?

他们会写:虽严嵩有其过,然其慧眼识珠,提拔之胡宗宪,确乃国之干城,于危难之际擎天保驾,功在社稷!

这份不世之功,这份力挽狂澜的荣耀,到头来,难道不会分润到其座师严嵩的头上几分?

世人会说,严嵩纵有万般不是,终究为大明留下了胡宗宪这等柱石之臣!

如此,方是真正的光耀师门!方是真正回报了严阁老的知遇之恩!

部堂,是成全一时虚名而令师门蒙羞,还是建立万世实功以光大师门,这其中的轻重,您难道还分不清吗?!”

陈恪的辩论技巧,高明就高明在此处。

他完全绕开了“背叛与否”的道德困境,而是重新定义了何为真正的“对严嵩好”,将胡宗宪的抉择从“个人义气”提升到了“关乎师门整体历史评价”的层面。

这番言论,如同混沌中的一道霹雳,瞬间照亮了胡宗宪心中那片被“恩义”迷雾笼罩的禁区。

他呆呆地坐在那里,目光直直地看着前方,仿佛第一次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

额角有细密的汗珠渗出,嘴唇无声地翕动着,显然内心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剧烈挣扎。

良久,良久。

胡宗宪才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般,肩膀微微垮塌下来,发出一声长长地、充满了无尽疲惫与无奈的叹息:

“唉……罢了,罢了……子恒啊子恒,你这张嘴……真是……真是厉害。倒叫你这晚辈,给我这老朽……上了一课。”

陈恪心中巨石落地,面上却立刻浮现谦逊之色,躬身道:“部堂言重了!晚辈岂敢‘教’部堂?部堂心中自有一面明镜,朗照乾坤,只是近日忧思过度,身在此山中,云深雾绕,一时难以看清全貌罢了。晚辈不过是在一旁,替部堂拂去些许尘埃,让明镜更显光华。”

他这话既给了胡宗宪台阶下,又巧妙地维护了对方的尊严。

胡宗宪苦笑着摇了摇头,笑容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释然,有苦涩,也有一种卸下千斤重担后的虚脱。

但他眼中仍有一丝最后的疑虑与担忧:

“就算……就算我愿意顺势而为,以东南大局为重。然则,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恩师一旦……一旦倾覆,徐华亭那些人,难道会放过我?他们岂容我继续安稳坐在这浙直总督的位置上?”

这才是最现实的担忧——政治清算。

陈恪闻言,却毫不犹豫地一摆手,语气笃定而充满信心:“部堂多虑了!部堂之能,陛下圣明烛照,天下谁人不知?东南抗倭,非部堂不可!些许宵小攻讦,于部堂煌煌功业面前,不过萤火之光,焉能与皓月争辉?陛下乃千古明君,心中自有乾坤权衡。只要部堂一心为公,兢兢业业,守住海疆,陛下便是部堂最坚实的后盾!清流之言,可扰圣听,却难撼圣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