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我为圣皇 > 分节阅读 108

分节阅读 10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眼前这汪良田之上,除开最中间修了一条笔直宽敞的石子路外,别的地方尽数被一望无际的良田所遮掩,吴嗔不是专职农作物的学者,但那得到增幅的鼻子却是与这方土壤中嗅到了一份生气,在这份生气的作用下吴嗔相信在这里的种植都将取得巨大的丰收。

“圣域,乃是红尘的净土,在这里不会沾染外界一份红尘之气,不知施主可否感觉到这一点”行脚僧人默默地走在石子路上,一双赤裸的双脚不断与石子路上的碎石相接触,但饶是这般僧人的脸上都不见一丝痛楚,红润的面颊下仿佛可以避开世界一切苦恼一般。

“如今红尘之中哪里有净土之说,三千红尘瘴,不知让多少人为之留恋”

佛家有云,洪荒年间,佛祖阿弥陀佛,佛母准提在创建西方佛国的时候,立下三千宏愿,使得西方成为极乐之地,进入其中将斩断一切烦恼,进入其中将隔绝一切因果,身在其中不论是人还是畜都将得到永生,然而如今这个典故还在流传,但西方极乐之地却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成为众多修佛之人心中的一个梦。

大禅寺与上古时期不过只是佛教的一个分支,到了古今得到了发展,成为了当世八大门派之一,当要说恢复洪荒时期的风貌却是不可能,因此在行脚僧人提及这句话的时候吴嗔才会做这般解释。

“施主错了,正所谓心有多大,路就有多宽,心在净土,则处处为净土,心在乱世,纵然身处净土亦是无法得到永生。”行脚僧人对于吴嗔的反驳,并没有一丝一毫的表露,唯有静静的说道。

“大师佛法高深,远非我等可以揣摩,红尘也罢,净土也罢,我之在乎我心,我心净则万物净,我心尘则万事尘。”

吴嗔读的更多的还是杂谈,并不是宁曾那般饱读诗书可以将儒家思想,佛家文化撮合到一起,面对红尘净土这个哲理性的问题,吴嗔非常识相的选择了退步。

“施主妙言,老僧过了,过了。这里有一部也难心经,一篇过去往事经,一卷终生浮屠经,虽非什么武道心经,不过老僧绝对施主阅读这些,有助于帮助施主找寻心中的那片净土”

说着三卷佛门心经出现在老僧手中,泛黄的心经卷轴上,纸卷泛起,隐隐之间可以看到几点霉斑,显然这三卷卷轴已经于老僧手中保留多时,不然绝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收下,这三卷卷轴虽然老旧,不过一看就知道是有佛门高僧加持的宝物,对你日后修炼心境有好处”

三卷老旧的心经刚一出现,虚灵的传音便已经传入吴嗔耳中。

佛教,儒家,法家,道家,四家乃是当今思想学派中的巅峰,不管是那个学派是以帮助他人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磨合心境而创立了,不谈四家的传承,当论如今修行界八大门派,其中的天宗思想出自道家,诸子百家出自儒家,大禅寺,释迦宗出自佛家,纵然法家思想的代表并不在其中,但在上古时代法家韩非子绝对的圣人,可想而知此四派在思想学术上起了多大的作用。

修炼,先修心,这一句一点都没错,纵然有虚老这位心境堪比圣人的大能存在,但得到几卷佛家经典,绝对对于吴嗔的心境修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

“多谢大师赐书”深信虚劳话语的吴嗔,得了虚灵传音之后,立马恭敬的将三卷经文接过,并按佛门规矩将三卷经文捧过头顶,这才将三卷经文收入储物扳指中。

“小友,请”

微笑,一抹淡淡的微笑浮上僧人肉呼呼的脸颊,之后转身遥指西方虚引一番。

“大师,请”

施主,小友,一词之差,两字之别,看似微妙的称呼转换,吴嗔也已明白自己刚才接过经书的举动已经得到了老僧的认可,不然老僧决然不会做出这般举动。

大禅寺作为当世八大门派之一,千百年的传承早已与佛教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问题,随着越发深入圣域中心,望着一座座围绕在红墙金瓦之中的寺庙,感受着那些佛门圣者,佛陀,菩萨,佛祖雕塑上流传下来的恢弘气势,吴嗔在认识大禅寺实力的同时,心中对于修行界的实力再次产生了一份质疑。

“小友,我们到了”行脚僧人虚指前往那座隐与虚空中的那座宫殿,微微笑道。

顺着行脚僧人的指引望去,只见一座气势恢弘,构建宏大的宫殿矗立与虚空之中,在带给众人好大渺茫的视觉震撼之下,同时也给人带来一份不真实,看不真切的感觉。

“雷音寺”

当吴嗔的注意力,尽数集中到虚空中那座宫殿的同时,一阵沉闷的钟鸣声传彻整个天宇,随着第一声钟鸣的响起,圣域四方庙宇中的古钟逐一敲响,钟鸣回荡,佛光闪现,雷音寺三个大字豁然出现在吴嗔的脑海中。

内容没营养,算作过渡,明天的章节中充实点,同样明天三更

第十四章九品升天梯

s:该死的停网停到现在,现在开始更新,下一更2300,第三更24:00

在洪荒时代,佛教便已经于佛祖阿弥陀佛,佛母菩提祖师手中,创下不世之辉煌,经过近一个洪荒时代的发展,佛教之中被分成两派,一部以原先西方佛民为中心的大乘佛教,一部以引渡佛门而来的大能为核心的小乘佛教。

不管是佛门的根基大乘佛教也好,还是以后来者为中心的小乘佛教也罢,两派修士最终的荣耀都将被佛祖引荐入雷音寺中。

雷音寺,在佛教典籍中的注释为,无灾无难,万法不倾,因果不入的圣地,同样想要进的这雷音寺,不管是佛陀,菩萨,还是佛祖都必须兼备大功德,大业力,大毅力,大神通四者这才可以得以引荐,因此可以说雷音寺在佛教中拥有着无上的地位,是整个佛门中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