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废宦之争(2 / 2)
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才刚刚展开第一笔。
下一个环节,就是册封皇后。
可在这之前,刘錡打算先干一件事。
刘錡内心里的现代灵魂是极为厌恶太监宦官的,因此如今的长安城一个太监都没有,皇宫里只有服侍起居的宫女和粗使仆妇。
这天,刘錡召见了李椿年、常同、李孝忠、范烨四人,拿出了一份诏书草案——《废宦诏》。
诏书言:自古阉宦之祸,屡乱朝纲。为绝此患,自即日起,废黜宦官,永不再置。内廷事务,改由未婚女官掌管。内外联系,选用合适文臣传递办理。
看完诏书,李椿年眉头紧锁:“陛下!阉宦之制,虽有其弊,然绵延千载,亦有其存理。”
“内宫禁地,牵扯皇家私密,焉能使外臣往复穿梭,终日奔走于宫闱之间,有辱斯文。”
“再者,一旦废宦,后宫起居,由何人伺候?若用健壮男子,礼法何在?若全用妇人,禁卫之力又如何得以保障?”
“倘有非常,陛下安危谁护?此制一废,恐致宫禁松弛,内廷不宁,祸乱之由也!望陛下三思!”
李椿年所言,不是没有道理,毕竟骤然废除千年旧制,带来的不确定性太大。
李孝忠附和道:“陛下!臣以为,禁宫护卫,非同小可。内侍如果全是柔弱女子,万一有宵小之辈混入,行荆轲、聂政之事!宫外禁卫恐救援不及……”
刘錡摆了摆手:“仲永所言礼法,少严所忧安全,朕,岂能不知?”
“然,尔等只见其旧弊难除,却不见新朝当立新规!朕起于行伍,深知权力之弊,在于不受制约,在于近水楼台!”
他顿了一顿,语气转厉:“宦官何来?去势之人,依附皇权而生。因其无后,故而易生贪恋权势、蛊惑君心之念!”
“汉之十常侍且不去说,便是童贯、梁师成之流,就在眼前。此辈身处宫禁,隔绝内外,仗天子之威,行私己之欲!”
“尔等可曾想过,正是这千年旧制,酿成了多少朝堂倾轧、国本动摇之祸!”
“朕的新朝,不养蛀虫!朕已决意废宦,此事无需再议。只是宫内事务,须详定章程,比如可另设直属御前的机要司,由朕亲选可信文武共管,岂不较阉宦之手更为稳妥?”
这时,范烨出列躬身道:“陛下圣明,破旧立新,非为标新立异,实为根除痼疾,永绝后患。”
“二位国公所虑,无非习惯二字。然,任何新政推行之初,必有阵痛。关键在于章程是否严密,执行是否得力。”
“臣以为,陛下所虑者,乃权力之根。宦官之害,在于其依附皇权而又试图扭曲皇权。若能以制度代之,使内外分明,权责清晰,则陛下可免身边之患,军机要事亦能直达天听,实为两全之策。”
刘錡微微颔首:“雍定侯言之有理。朕开创新朝,扫清积弊亦是要务。朕可不愿看到我朝也出现什么宦官乱政的祸事。”
“制度细则,由尔等共议,尽快呈报于朕!”
常同自始至终未发一言。
皇后册封大典之前,内宫事务总得有人打理。刘錡便把年岁已大的昔日亲兵统领刘贵调离了禁卫军,暂时充任内廷总管,刘贵媳妇儿则负责管理那些粗使仆妇。
宫女大多是从无家可归的流民中挑选,至于各宫管事则由三位夫人之前的心腹侍女担任。
癿秋则从族内挑选了一批伶俐能干的少女随自己进宫。
禁卫军负责外宫保卫,而内宫的禁卫,刘錡则密令段景住,从影卫中精选出了一批身手不凡的年轻女子,以征募宫女的身份进入皇宫,暗中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