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秋实耀塬坡(2 / 2)
"原来他才是幕后黑手,"李虎咬牙切齿,"怪不得卡车会顺路运酒!"秀兰示意他安静,只见黑衣人往酒里撒了把粉末,火焰突然窜起蓝芒,照出墙上的人面鱼纹壁画——与终南山废窑的镇邪符如出一辙。
"现在知道怕了?"王会长的声音从窑厂深处传来,老者卸去西装,露出里面的陶灵刺青坎肩,"秀兰,把护树钱交出来,我保你陈家洼一世富贵。"秀兰站起身,护树钱与青铜古币在掌心拼成完整的护窑符:"王会长,您见过塬坡的枣树吗?"她踏碎门槛走进窑厂,"再大的风,也吹不断扎根的树。"
黑衣人正要动手,突然听见塬坡方向传来轰鸣。二流子头目带着后生们举着火把冲进窑厂,陶制锣鼓敲得震天响:"婶!咱把镇公所的人都叫来了!"王会长脸色大变,试图抢夺秀兰手中的护树钱,却被李虎一脚踹翻在地。
"王有德,"镇公所的文书举着拘捕令,"有人举报你私酿假酒、破坏乡土产业,跟我们走一趟吧。"黑衣人作鸟兽散,却被二流子们用陶制捕兽夹一一制伏。秀兰捡起地上的陶制酒瓶,瓶里的"地脉血酒"其实是掺了颜料的枣醋,酸气混着煤油味,熏得人皱眉。
塬坡的晨雾漫过废窑厂时,秀兰站在塬顶望着初升的太阳。史密斯先生不知何时来到身边,手里拿着个牛皮纸袋:"这是王会长贪污的证据,"他叹了口气,"我早该察觉的,他袖口的枣花刺绣......"
"先生,"秀兰打断他,"塬坡的枣花能酿蜜,也能长刺。"她将纸袋交给文书,护树钱终于恢复平静,"黄土地容得下ho人,容不下黑心鬼。"
正午的打枣节现场,王会长的卡车被贴上了封条,车身上的"金枣陶专用"被改成了"乡土打假车"。赵大姐用金枣酱在车门上画了只肥硕的蝈蝈,引来孩子们的哄笑:"这叫'害虫退散',是咱塬坡的老讲究。"
史密斯先生的纪录片团队捕捉下这一幕,金发摄影师含着泪说:"这是我见过最有力量的乡土教育。"秀兰却望着远处的枣林,那里,后生们正用陶制水壶给新栽的枣苗浇水,水珠落在叶片上,折射出七彩的光。
暮色降临时,塬坡燃起了庆祝的篝火。秀兰将王会长的名片投进火里,看着烫金的字在火焰中蜷曲成灰。李虎敲着陶制脸盆唱起信天游,二流子头目用树枝在火灰里画着护窑符,小吴则举着陶制火把,追逐着飞舞的萤火虫。
史密斯先生往火里添了块枣木,火星子溅在他新刻的陶制奖杯上——那是为陈家洼金枣陶特设的"世界乡土工艺奖"。"秀兰女士,"他举起陶杯,"敬黄土地的坚韧,敬窑火的永恒。"
秀兰喝了口枣茶,甘甜中带着微涩,像极了这些年的滋味。她望着塬坡上跳动的火焰,突然明白:所谓地脉的秘密,从来不在深山古窑里,而在每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里,在每一双沾满泥土的手掌里,在每一颗为了希望而跳动的心脏里。
塬坡的秋夜很凉,却有篝火温暖着每一个角落。秀兰摸了摸腰间的护树钱,知道它终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就像塬坡上的每一块陶片、每一棵枣树。而陈家洼的故事,还会在黄土地上继续书写,带着窑火的温度,带着枣花的芬芳,带着一群勤劳的人,对美好生活永不熄灭的向往。
当第一颗流星划过夜空时,秀兰听见身后传来乡亲们的笑声,看见火光映红的脸上满是对明天的期待。她知道,无论未来如何,塬坡的窑火都会永远燃烧,照亮每一个勤劳者的路,照亮黄土地上,永不凋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