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我的哥哥是高欢 > 第566章 天下英才尽入吾彀

第566章 天下英才尽入吾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566章天下英才尽入吾彀

科举最大的意义其实还是拓展了选才的渠道。

国家的治理本就是需要大量人才。

自秦始皇定下大一统的标准后,一个大一统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就与日俱增,毕竟疆域摆在这里。

体量越大,便越难治理,越需要上层有充足的治国能力。

以往皇帝的选才范围其实很小。

毕竞世家们最值钱的底蕴是族中的藏书,知识都记载在书本之中,唯有世家子弟才能接触到书本学习知识,这就导致皇帝的选才十分有限。

因为无论接触到的世家子们是否真的有才华,起码他们识字,还有家中长辈的言传身教。

只要不是像吕家的二傻子们那样,跟在政治手腕拉满的吕后身边什么都学不到,吕后一倒整个吕家连自保都做不到—.

皇帝有需求,自然就会想法子。

察举制、举孝廉,甚至是后面的九品中正制,本质上都是希望开源,将人才的选拔池子拓宽,而不是只能在世家这个小圈子里面来回挑选。

池子大了,能跃龙门的鲤鱼也会变多。

况且帝王也需要出身寒门、底层的人来跟世家形成制约,巩固皇权。

但政治永远是这样。

无论是什么出发点的政策,最终都要看

就如九品中正制,执行政策的人是各州郡担任中正的人,能够担任中正的人,都是出自世家,人不可能对自己所在的阶级下死手,就像皇帝不可能真的对地主动手,因为皇帝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

哪怕有极个别的中正愿意为国家推举贤才,但更多的还是和光同尘。

眼下你掌握中正推举人才的大权,卖其他世家一个面子,这便是给自家留了一条退路,一个保障。

最终就是九品中正制沦为了世家们互相兜售人情的工具。

科举的出现,可以说是皇帝想要打破世家垄断官吏选才渠道的一个必然。

毕竞在科举之前,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已经将各种途径尝试过了,最终的结论就是将权力下放,不如收归己有。

察举制也好,九品中正制也好,本质都是委派一个人去地方选才,将权力下放。

这玩意就跟继承人,到底是选嫡还是选贤一样。

怎么才算是贤?

衡量标准是什么?

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衡量标准,谁都可以认为自己很贤,进而对皇位发起争夺!

嫡长子继承者就没有任何烦恼。

因为嫡长子这个身份就是可以量化的标准。

科举考试彻底将选才的标准用考试成绩来量化。

诚然—

这也未必就能公平。

世家可以从小就请名师给自家的孩子开智,传授知识。

甚至有自己的关系渠道,能够了解科举考官的喜好,进而押题,或者是各种题海战术。

但即便是这样,以考试成绩来作为量化的衡量标准,也已经是对底层、对普通人最为公平』的一个制度。

毕竟量化标准摆在这里。

真要恢复到九品中正制」那样,根本就没有明确量化标准,非要有来自世家的推荐信』才有被评选的资格,那才叫彻底堵死底层的上升通道。

绝对公平不可能,也做不到。

能做到相对公平就已经是不容易。」对了,还有权俊送回来的战报。」

高羽接过来粗略扫了一眼,早在半日前,他就已经提前得知。

论从前线得到消息的速度。

高羽是邺城内最快的,而且是多个渠道。

「这臭小子总算有点长进,不再一味的打打杀杀。」

能以这么小的代价便拿下高都,建兴,就是大功一件。

手下将领们的成长,也是高羽能够安心当甩手掌柜,安心留在后方治理内政的底气之一。

高欢见状,心中也清楚高羽显然是早就知道详情,也便不再多嘴。

「阿哥,我听说阿惠这子,也报名要参加这次的科举殿试?」

高欢点点头,「天下英雄如过江之卿,何其多也,让他遭受点挫折,也是好事,年轻的时候栽点跟头,不至于惹出祸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