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化敌为友(1 / 2)
董俊这位宣抚使的官员耐心细致地询问禁卫军俘虏的情况。
起初禁卫军的俘虏们还有所警惕。
许多话不愿意说。
可在董俊的有意地引导下。
很快这些禁卫军的俘虏就打开了话匣子。
他们争先恐后地诉说着自身的苦难遭遇。
要么家里没有土地,一直给大户人家当佃户,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顿饱饭。
许多人年至三四十,家徒四壁,仍未娶妻。
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可是大事。
要是没有娶妻生子,那就是最大的不孝。
可他们实在是太穷了,他们压根就娶不起女人。
他们投身军旅,效力朝廷。
想的是杀敌立功,改变自已穷苦的命运。
可惜天不遂人愿。
军中等级森严不说。
这战场上更是凶险万分。
哪怕立下了功劳,现在也拿不到多少赏赐。
朝廷说战事结束后,等朝廷有了钱粮再补发赏赐。
可很多人还没等到战事结束,就已经战死了。
他们不少亲人,同村的人非但没有立下功勋,反而是命丧战场。
一直在战场上拼杀,不断有熟悉的人战死。
长时间的战争,已使这些禁卫军将士不再奢望通过杀敌立功来改变命运。
他们只是希望脱离军队,回到家乡去。
穷是穷一点,至少还活着。
可在军中,指不定哪天就死了。
但对于禁卫军的将士们来说。
现在他们想要回家,难如登天。
原本以为与楚国的战事结束后就能回家。
谁知道一纸军令,就将他们北调到了沧州这边平叛,还要继续打仗厮杀。
这让许多思乡心切的禁卫军将士心生不满。
可军令如山,他们也不得不从。
他们只是希望早点结束战事,回到家里去,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现在天气越来越寒冷,他们的冬衣都还没发放下来。
他们的对手讨逆军也比楚国的军队更难对付。
别看他们现在高歌猛进,不断朝着沧州州城的方向推进。
可是他们的伤亡却在与日俱增。
董俊有意让这些禁卫军俘虏诉说遭遇。
这些禁卫军俘虏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他们控诉命运不公,抱怨老天为何如此苛待。
不少人想着家里年迈的爹娘,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一些人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
不知家中如今如何。
看到双眼通红、哭泣不止的禁卫军俘虏。
董俊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
“诸位兄弟!”
“我和你们也一样!”
董俊对他们道:“我以前的家里也很穷,穷得都没裤子穿。”
“这一年到头给大户人家种地。”
“可每年种出的粮食,大多数都被大户人家收作租子。”
“遇到灾荒年月,不但交不上租子,还得倒欠不少。”
“我妹子就被爹娘送去大户人家当丫鬟,抵债了。”
“后来我妹子就稀里糊涂地死了。”
“以前,我们像牲畜一样活着,没有尊严,也没有希望。”
“……”
董俊说着自已的遭遇,禁卫军的俘虏们也都错愕不已。
他们没有想到这位讨逆军的官员,竟然也有如此凄惨的遭遇。
这无形中拉近了他们与董俊的距离。
“我现在是节帅麾下的官员!”
“不仅吃喝不愁,还娶了个漂亮娘子!”
董俊的一番话,让禁卫军的俘虏们对他也都羡慕嫉妒不已。
“我刚投奔节帅时,啥都不懂!”
“可是人家节帅没有嫌弃我!”
“不仅管吃管住,还请先生教我们识文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