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对待薄情之人的方法(2 / 2)
你这个自私的女人,我清白得很,你偏要说我没品行,你在外头不知找了多少野男人吧。”
“我没有!你不要血口喷人诬陷我!”
“那你告诉我,那天在你们单位门口,和你说话的那个男人是谁?”
“那是我的同事,我只是跟他聊了几句,没你想得那么不堪。”
“难道我和别的女人说话就不行?你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我……”吴敏被说得哑口无言,“你能保证吗?你和她真的没关系?”
江景行懒得搭理她,但为了避免她继续纠缠不清,他开口道:“我可以发誓,我和她清清白白,毫无瓜葛。若有半句虚言,让我天打雷劈,,出门就遭车祸,行了吧?”
吴敏听他发誓,气才消了些。
这时,江一鸣走进来。“我在外头就听见爸爸发誓,怎么回事?爸爸为什么发誓?”
“没什么。”江景行急忙打断,“别再提这事了。”
然而,吴敏对江一鸣说:“今天你爸和江淮妈妈举止亲密,我怀疑他们有什么不对劲。你爸坚称没这回事,但我让他发誓了。”
“爸爸和阳哥的妈妈?怎么可能?江婶都当奶奶了,看起来也正派,怎么会牵扯到一起?”
江景行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儿子,“还是你懂事,明白我是被冤枉的。那个,江淮妈妈认错人了,被你妈看到,你就以为我们有暧昧关系,真是荒唐。”
“行了行了,事情说清楚就好。我对爸爸的品行绝对信任,他绝不会在外面胡来。”
吴敏冷哼一声,“算了,知道你们父子一条心,我不跟你们争了。”算是妥协。
吴敏不再闹腾,这件事也就平息了。
江景行靠在沙发上长舒一口气,望着天花板,忽然感到疲惫至极。
希望吴敏以后不要再无端猜疑,否则这样的日子实在难熬。
江一鸣低声问道:“那个,江大婶是不是认错人了?她把您当成谁了?”
“把我……认成了一个叫江大河的人。我觉得那可能是她丈夫,她认错了,后来她自己也承认认错了。”
“哦。阳哥说他爸在他小时候就失踪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江大婶认错人也很正常。”
“嗯。好了,这事别提了。”他揉了揉眉心,闭上眼,只想片刻安宁。
江一鸣想起母亲买棉衣的事,担心她还没去买会被冻着,于是过去询问。
“妈,您的棉衣买了吗?”
“棉衣?还没呢。单位这两天太忙,还没顾得上去买,等空闲了再去。”
“哦,别冻着自己。”
“我知道,就数我儿子最贴心,最关心我了。”
江一鸣听到夸奖,非但不开心,反而有些尴尬。
原本江景行和江雨珊的事已平息,但吴敏在姜雨珊回来后,又忍不住对她说起这件事。
“那个女人说认错了人,你觉得她是不是故意接近你爸?她想你爸,呸呸呸,一把年纪的人了,都当奶奶了,还想当狐狸精?”
姜雨珊被提醒后,忽然想起一件事。
“妈,这个女人是许楠楠的婆婆。我忘了告诉你一件事,那天我和文济去医院看老师,许楠楠的小姑子见到我,说我长得像她爸爸,说她爸爸失踪了,问我是不是她爸爸的家人。
当时我就觉得她是故意接近我,他们都是乡下来的,看到城里人就想攀附。可是,我们根本不认识,真是莫名其妙。”
“可见他们家都是这样的人。那个江淮不也是吗?非要和咱们家一鸣一起干活,还总往咱们家里跑,拼命想融入我们的生活,乡巴佬就是乡巴佬,再怎么努力,也改不了他们的穷酸本质。”
“我们家真是倒了霉,江一鸣、我和我父亲,都被盯上了。江一鸣最糊涂,稀里糊涂就被骗了,还跟那人称兄道弟。我可没搭理许楠楠那个小姑子,还骂了她一顿。看看江一鸣对那个人多好,还带回家来了。”
“你父亲也不是什么正经人,那个女人故意趴在地上,他还要去扶,要不是我及时阻止,那女人可能就赖上他了。照这样说,那女人的目的肯定不单纯。”
回到屋内,她警告江景行:“我觉得那女人要么认错了人,要么就是针对你。她的一双儿女都不是什么好人,想尽办法巴结我们家。”
江景行无奈地说:“吴敏,能不能别再提这事了?我有什么值得攀附的?我都一把年纪了,别人为什么要攀附我?”
“也许她就喜欢你这种类型的,她自己年纪也不小了。”
“行了行了,我不想听你说这些,烦死了!”他不想继续讨论,直接去了老父的房间。
吴敏明白问题不在于江景行,见到梅疏月时,她打算提醒一下对方。
江景行心情沉重,但没有向江老爷子提及此事。
然而江老爷子岂会不知情,每次吴敏和江景行争吵,他都听得清清楚楚。
看着儿子愁眉苦脸的样子,他问:“景行,你会不会怪我当初让你娶她?”
“爸,哪有什么怪不怪的,哪家日子不是磕磕绊绊的?别瞎想了。”
老爷子叹了口气,“都四十多了,孩子也这么大了,该成家立业了,凑合着过吧。”
“爸,我知道,夫妻间吵架是常事,要是因为这个就离婚,我和她早就分开了。”
“那个,她说的那个女同事是谁啊?”
砚舟
“是,是那位给小许同志治病的婆婆,也就是江淮的母亲。那天我在供销社遇到她,她说我很像她失踪多年的丈夫,他们家的老宅在清平湾。她认错了人,我虽曾失踪过,但一直在矿山工作,怎么可能成家立业,还有三个孩子?
后来她自己也意识到认错了,但偏偏被吴敏看见我和她在一起,就硬说我与她有私情,纠缠不休。”
“三个孩子。”
他想起梦中见到一棵葫芦藤上结着三个葫芦娃,想必只是巧合。
“一鸣之前告诉我,江淮小时候父亲便不在身边,是个缺乏父爱的孩子。母亲独自抚养他们兄妹三人,那段日子很不容易。”
“那小阳的父亲到底去了哪里?这么多年不回家,连妻儿都不顾。”
“不清楚,也许……已经去世了吧。”
“最好已逝,若还活着却不归,就是个薄情之人,倒不如早些离开的好。”
江景行忽然觉得脑袋一阵发胀,有些晕眩,摇摇头说:“爸,你说得对,我最厌烦的就是这种无情无义的人,这样的人活着反而徒增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