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故乡的影子(2 / 2)
母亲的手扒着车窗沿,指节泛白:“到了项目上,别熬夜,别太累……”她说着说着就哽咽了,眼泪掉在车身上,像颗颗冰凉的星。
“我知道。”陈景辰的声音也颤了,“您俩在家好好的,按时吃药,别舍不得吃。”他看向父亲,父亲正望着他,眼里的浑浊遮不住那份牵挂,像深秋的湖水,深不见底。
“走吧。”父亲挥了挥手,声音沙得像磨过石头,“路上慢点。”
陈景辰咬了咬牙,踩下油门。车子缓缓驶动时,他从后视镜里看父母的身影,母亲还在抹眼泪,父亲扶着她的肩膀,两人站在老槐树下,像两尊舍不得挪步的石像。风掀起母亲的衣角,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蓝布衫,那是他去年给她买的。
车子转过山嘴时,后视镜里的身影变成了两个小黑点,最后被晨雾吞没。陈景辰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方向盘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赶紧抹了把脸,却怎么也擦不干净,就像擦不掉心里的那点空落。
这条路他走了不下百遍,从青涩少年走到而立之年,每次都是这样——来时雀跃,去时沉重。路边的麦田结着薄霜,像撒了层碎盐,远处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混着雾霭在半空织成张暖融融的网。他想起小时候,父亲骑着自行车载他去镇上,也是这样的清晨,他趴在父亲背上,闻着老人家身上的汗味,听着车链“咔哒”响,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安稳的声音。
那时候总盼着长大,盼着走出这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可真到了这一天,才发现走得越远,心里的牵挂就越沉。项目上的高楼越盖越高,可再高的楼也挡不住望向家的目光;挣的钱越来越多,却总觉得不够给父母买件像样的棉袄。
车子驶过镇上的牌坊时,陈景辰放慢了速度。街角的早餐摊正冒着热气,炸油条的香味飘进车窗,像根细针,扎得他心口发疼。去年春节后离开时,母亲就在这儿给他买了根油条,说“吃了油条,路路通顺”,当时他嫌烫,没怎么吃,现在却突然想再尝一口。
他没停车,只是把车窗摇得更大些,让那香味再多飘进来点。手机在兜里震动了一下,是母亲发来的语音,语音里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景辰,到项目了跟爸妈说一声。”他盯着那行字看了许久,指尖在屏幕上敲了又删,最后只回了个“好”。
不知道过了多久,车子驶上了高速。路边的树往后退得越来越快,像被拉长的时光。陈景辰打开音乐播放器,里面正播放筷子兄弟的父亲:“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他赶紧换了首歌,却还是忍不住跟着哼了两句,眼眶又热了。
他从副驾驶座上拿起母亲给的油纸包,打开一看,里面的糯米粑粑还温着,上面撒着芝麻,是他小时候最爱吃的味道。他掰了一块放进嘴里,甜香混着麦香在舌尖散开,像母亲的手轻轻拍着他的背。
车窗外的太阳越升越高,把路面晒得暖暖的。陈景辰知道,这一去又是大半年,甚至更久。项目上的工期紧,任务重,说不定连中秋都回不来。可他不后悔,因为他知道,自己多干一天,父母就能早一天过上好日子,就能早一天不再为钱发愁。
他摸了摸内兜的布包,硬硬的,像块沉甸甸的石头。等下次回来,一定要用自己挣的钱,给父亲买个按摩椅,给母亲买件红棉袄,带他们去昆明的滇池边走走,就像小时候他们带他去赶集那样,慢慢走,慢慢看。
车子穿过隧道时,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又猛地亮起来。陈景辰握紧方向盘,脚下轻轻踩下油门。前方的路还很长,可他心里清楚,不管走多远,家永远在那里,像盏不灭的灯,等着他回去。
后视镜里,故乡的影子早已看不见了,可那片土地的气息,那父母的牵挂,却像条无形的线,牢牢系在他心上,跟着他,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