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到达京城(1 / 2)
马蹄踏过青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嗒嗒”声,随着声响渐密,一道巍峨的城墙终于刺破晨雾,在众人眼前缓缓铺开。
明修一双杏眼瞪得溜圆,目光从朱红城门上铜制的兽首衔环,扫过城门口川流不息的车马,再落到街旁鳞次栉比的楼阁上,嘴里忍不住发出惊叹:“哇,这里就是京城啊!好美,好热闹啊!”
他侧过身,对着身旁的明心和明觉晃了晃缰绳,脸上的笑容像春日里绽放的桃花,就没停下来过:“明心师兄,明觉师兄,你们就是在这里长大的吗?”
说话间,一阵风吹过,携来街边茶肆飘出的茉莉茶香,混着绸缎庄伙计招揽客人的吆喝声,还有孩童手里糖葫芦的甜香,让从未出过少林寺的明修更觉新奇,忍不住又往城里面探了探身子。
明心勒住马,目光落在明修雀跃的侧脸上,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他轻轻颔首,声音温和:“是啊,我和你明觉师兄,就是在这京城的街巷里长大的。”
说着,他想起明修的原生家庭,再看眼前这孩子面对京城繁华时纯粹的欢喜,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怜悯。
这孩子直到如今才踏足京城,这般鲜活的模样,倒像是把前几年没享过的热闹,都要在这一日补回来。
柳烟儿也凑了过来,她出身县城的县令之家,自小也算见过些世面,可此刻望着京城的景象,也忍不住咋舌:“这京城不愧是天子脚下,你看街边那首饰铺,橱窗里摆的金簪子缀着南海珍珠,还有那绸缎庄里的云锦,在我们家乡,只有富商家的夫人才能偶尔得一匹。”她顿了顿,想起自家的事,语气里带着几分自嘲:“我家在县城里算比较富有的了,可和这京城里面的人家比,还真的是小巫见大巫。这么一看,我们家待的那小县城,简直就是穷乡僻壤了。”
说完,她眼睛亮闪闪地看向坐在前面拉着缰绳的明心,声音软了几分,带着几分恳求:“明心大师,我可以下去逛一会吗?我就看一眼那首饰铺,保证只逛一盏茶的功夫,绝对不会耽误咱们的行程。”
明修一听柳烟儿要去逛,立刻来了精神,也赶紧往前凑了凑,语气急切:“明心师兄,我也想逛逛!刚才我看见街边有卖糖画的,还有捏面人的,我想看看京城的糖画。我可以和沐公子一起去吗?”
明心看着两人眼底的期待,像两颗亮晶晶的星星,又看了一眼身旁的明觉,见明觉微微点头,便也松了口:“去吧,只是不许惹事,也别走远了,我们就在街边的茶肆等你们,一盏茶后必须回来。”
“好嘞!”明修和柳烟儿异口同声地应着,话音刚落,就翻身下马,转身就往街边的摊位冲去。
明心和明觉则走进茶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店小二很快端上两碗热茶,明觉捧着茶碗,目光透过窗户,看着街明修正踮着脚,在糖画摊前指着转盘上的龙形图案,柳烟儿则在一旁的首饰铺橱窗前,对着一支嵌着红宝石的发钗出神,忍不住问道:“师兄,我们接下来去哪里?是先回你的将军府,还是继续往前走?”
明心的目光也落在窗外,看着明修被糖画师傅递过糖画时,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的模样,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笃定:“我们去千岁府。”
明觉点点头,不再多言,两人就这般静静地喝着茶,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
京城的晨市格外热闹,挑着担子卖蔬菜的农户,推着小车卖豆腐脑的小贩,还有穿着绫罗绸缎、坐着轿子去寺庙上香的贵妇人,一幕幕景象,构成了京城独有的烟火气。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明心起身道:“该叫他们回来了。”
说着,他走到茶肆门口,朝着街对面招了招手。
明修正拿着糖画,舔得嘴角沾了一圈糖霜,听见明心的声音,脸上的笑容垮了几分,却还是乖乖地拉着柳烟儿往回走。
柳烟儿她走得很慢,眼神还恋恋不舍地往街边的摊位瞟,显然还没逛够。
“好了,下次若有机会,再带你们出来逛。”明心看着两人依依不舍的模样,语气里多了几分安抚,“我们还要去千岁府,不可耽误太久。”
两人这才点点头,乖乖地上了马。明心和明觉也翻身上马,四人沿着主街往城东的千岁府赶去。
京城的街道比县城宽了许多,路上的车马也更多,偶尔还能看见穿着铠甲的士兵列队走过,引得街边的百姓纷纷驻足避让。
明修一路都没闲着,一会儿指着街边的牌坊问这是哪个朝代建的,一会儿又问远处那座高塔是什么地方,明心耐心地一一解答,偶尔明觉也会补充几句,让明修听得津津有味。
约莫半个时辰后,一座气派的府邸出现在眼前。府邸的大门是朱红色的,上面镶嵌着铜制的铆钉,门楣上挂着一块烫金的匾额,上面写着“千岁府”三个大字,笔力遒劲,一看便知是名家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