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限额(2 / 2)
“沈氏集团啊……”
钟岁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行,那别的呢?既然沈氏进不去,别的企业呢?”
钟修远不懂这些,只在前排开车,默默地听着。
钟修远看似很老实,但也不傻。
妹妹的男朋友就是沈氏继承人的事,他可不会出去乱说。
问到这个,这次赵文博思索的时间更久了一些。
“按理说,除了沈氏集团,在国内金融界排名第二的,应该就是恒发集团了吧,我也认识两个师兄,就是在这个企业,如果我想去的话,或许可以内推试试,但……”
赵文博叹了口气,“但要是进不了沈氏,我也不想去恒发。”
钟岁安一听,有点好奇了,“为什么?”
赵文博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是在思索,到底该不该说。
“因为……我觉得没什么意思,也没什么前途。”
赵文博长长叹了口气,“我了解过了,我在那边的师兄,说是做投资分析,但其实工作内容多数都是重复性挺强的,没什么创造性。”
“每天就是做ppt,无休止地开会,汇报。我觉得,这种地方就好像一台精密的仪器,每天都在高速运转。就算我真的进去了,也顶多就是成为里面的一根螺丝钉,每天都在重复劳动,根本接触不到项目的核心,更别提什么发表个人见解了。”
“而且这种大公司,公司内部的等级都是很森严的,压力大,人际关系也很复杂,我真的不喜欢那种氛围。”
钟岁安点点头,“我理解,而且我听说,恒发集团加班挺严重的,都快成企业文化了。每天就算没什么事,也得延迟些离开,否则很可能会弄得上司不满,确实挺没劲的。”
“对,我也觉得!”
赵文博像是找到了知音,整个人的兴趣都高涨起来了。
“所以,相比之下,我其实更想去一些有潜力的,正刚在起步阶段的小公司。这样,跟着公司一起成长,做点实事,哪怕辛苦一点,至少能看到自己的价值。”
有人说,宁当鸡头,不做凤尾。
赵文博之前还不理解这句话,但他现在明白了。
与其在大公司做点无关痛痒的工作,郁郁不得志,也得不到什么重用,还不如去小公司,说不定真能大展拳脚呢。
钟岁闻言赞同地点点头。
“说的也没错,既然是你的理想,那就放手去做,我们都支持你。”
赵文博一听,有些泄气了。
“我倒是想做,可我妈和我大姑她们……是不会同意我走这条路的。在她们看来,从小托举我,就是为了让我进世界五百强的大公司,这才叫有出息,说出去才有面子。”
钟岁安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赵文博的话,其实让她对这个表哥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有想法,不盲从,还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架子。
这在当下的年轻人里,已经算是有很不错的品质了,比他母亲和大姑都有思想觉悟。
看来,还真是歹竹里出了根好笋呢。
等赵文博陷入沉默,钟岁安想了想,又问。
“那……有潜力的小公司,比如呢?你研究过吗?”
这个问题似乎正中赵文博的下怀,他立刻就来了精神,开始滔滔不绝地分享起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没错,我最近确实一直在关注这个,我发现了一家不错的公司,名叫‘启明创投’。这家公司才成立不到三年,规模不大,但在新能源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眼光,都非常独到。”
“我观察过了,他们投资的好几个初创项目,现在都拿到了A轮甚至b轮融资,回报率非常惊人。”
“我也分析过他们的投资模型和团队构成,创始团队都是精英,非常有经验。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企业文化也很开放,鼓励创新。我觉得,这家公司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行业里的一匹黑马。”
赵文博越说越来劲,条理清晰,专业又热忱,能看出的确是花了很大功夫去研究的。
说着说着,甚至开始掏出手机,给钟岁安搜索相关的消息。
这资料界面一递出去,他才意识到自己有些越界了。
表妹又不是学这个的,应该不感兴趣,哪有他这样绑架别人的!
赵文博正想把手机收回来,可没想到,钟岁安竟然真的凑上来了,开始认真在他的手机界面上浏览。
启明创投……
这个名字,钟岁安还真有点印象。
前几天,钟岁安还觉得手上有点闲钱,娱乐业和餐饮业都投资过了,想着要不要搞点科技项目投一投。
钟岁安刚提出了这个想法,齐安和就找了专业的团队去调研,昨天正好把资料发到了她这里。
其中这个启明创投的企业,被齐安和重点圈出来了,说是值得投资。并且附上了详细的资料,其中也有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更全面一些的资料。
当时钟岁安就草草翻了一下,确实跟赵文博说的大差不差。
看来,这位表哥还真有几分真本事。
既然两边都说,这企业有潜力,一定能赚钱,那估计就没什么风险,应该尽早了解一下,能入股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