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中介(2 / 2)
木制吧台则是放在楼梯口和圆桌之间。
姜将按照现代奶茶店的格局样式打造,乍一看还以为是家古代主题的奶茶店。
单人桌靠窗,吧台靠墙。
剩下的两面墙,姜将组装了大书柜。
两个与房梁等高的书柜,将两面墙占得满满当当。
她还定打了个不小的可移动木梯,方便客人取阅。
书柜与窗之间的大片地方,放着细长的桌子,桌子两侧是两个等长的木制‘沙发’。
“好新奇的布置!”
星月边在二楼做着清洁,边忍不住观赏赞叹。
贵客上了楼,先在‘吧台’点一杯好喝的‘奶茶’,再走到两个装满书卷的大书柜前,踩上梯子取下感兴趣的书卷。
坐在窗边的圆桌上,喝着‘奶茶’看书。
定会很舒适!
星月:“店家,先前定制的松软褥垫,要现在摆上吗?”
难怪店家做了许多尺寸不一的褥垫,还要求要非常松软舒适,原来是按着这些桌椅做的。
“不急。”
姜将正指挥着姜二和小安,仔细调整桌椅的位置,
“好了,差不多就这样。明日再来收拾吧。”
今天铁书签上架,众人又下楼整理了一番,准备营业。
姜将刚把铁书签上架的告示贴上,第一波客人就来到了书肆。
“就是这里,历时书肆,有上好的颜料,且颜色齐全。”
“店家,听闻书肆有成盒的颜料,我想瞧瞧。”
“听说明日才上架,我知道哪儿有‘样品’,我带你去瞧。”
昨日颜料的宣传十分成功,今日很多都是慕名而来的客人。
看这架势,定是有许多自来水客人帮着宣传。
来看颜料的客人一波接着一波,围在展示区桌案前。
历时书肆的客流量,又达到了一个小高峰。
“色彩果然是难得的鲜艳。”
“颜料全放在一个盒子中,既方便又悦目。”
“对!这盒子也十分令人喜爱......”
看着看着,客人们发现了桌案上的另一种新品。
“这挂在书卷上的铁片,瞧着像是......标签?”
“是标签,仔细看,上头是写了字的。”
“是炭笔的字迹,那岂不是可用橡皮擦除?!”
“那就是能反复使用!”
方才一进门就直奔颜料,没发现书肆上了新品。
顺着书签摆放的位置往后瞧,客人们果然看见货架上分出了一块区域,摆上了‘铁制标签’。
与此同时,他们也看到了价格。
‘基础短款/79文’
‘升级长款/99文’
“79文,这也太贵了!”
客人们一下被这个价格劝退。
“不过是块小铁片,竟要99文。”
要知道便宜些时,一把菜刀也才八十文。
同样的定价,其他商品客人们可以轻易接受。
新上架的铁书签却觉得贵了些。
其他商品可以接受,是因为用料独一无二,寻常没有。
铁料却是大家熟悉的。
“100文,够买拳头大的铁料,这小小一片竟就要99文!”
“79文,能买许多竹制标签了。”
书肆内,议论声四起。
姜将一直观察着局势,没有第一时间上前介绍。
听到客人买开始说到原料后,这才出声。
“各位客人,这账可不能这么算。”
她提高音量,走到桌案前解下书签。
“各位客人请看。”她把手中的四个书签分发给客人们,让他们拿在手中细看。
“历时书肆的的商品向来做工精良,这铁书签也是如此。”
“客人见多识广,知道铁料的大概价格。但少算了铁料制成书签,还要经过不少工序。”
“比起大件铁具,将铁料打成这精致的小小一片,其实更为费时费力。”姜将适当停顿了会儿,“在座的客人定见识过许多宝贝,能看出书签所用铁料极好。”
客人们互相传看着手中颇有分量、做工精良的铁书签。
姜店家说的,也有些道理。
许是书签在唐代有参照物。
有廉价的竹标签做比较,客人对相对高价的铁书签,购买欲望较低。
这个情况,在姜将的预料之内。
“竹标签固然便宜,却也......”
却什么?
客人们纷纷竖起耳朵。
姜将:“......却也不耐用。”
“低廉有余,质量不足。”
少部分客人听着连连点头。家境富裕的人,用的是玉制标签。
确实相比起来,竹标签做工粗糙,质感廉价。
姜将从身边客人手上接回书签,另一只手从桌上拿起橡皮。
“各位也都看到了,铁书签上牢牢粘着厚实的纸张。”
她用橡皮擦掉铁片书写区域上的字迹,“更何况,历时书肆的铁书签,可多次使用。”
“质量、手感比竹制标签好上许多,还能重复使用。这样算下来,不算贵了。”
“比起竹标签,我这铁书签不仅能多次使用,质量也更好些。铁书签还耐摔买,能用好几个年头。这样算下来,是不贵的。”
姜将说完,围着她的客人们觉得十分有理,纷纷去到小安的矮柜前拿铁书签。
“给我长短两款各一个。”
“我都要两个。”
客人都在一个柜台扎堆,姜将又示意小德拿些篮子过去支援。
平均成本销售法,真是屡试不爽。
销售心理学有言:作为销售,要善用‘平均成本’,让顾客感觉物超所值。
‘这间件服贵是贵了点些,可一件能穿好多年,平均下来一天才几毛钱。’
当顾客对某一产品感觉物超所值时,就会较为容易地做出购买决定。
书签上架,首战告捷!
这批书签,估计很快就要没了。
姜将听着客人们报出的数量,决定明早让小安去躺铁匠铺。
先找武铁拿些做好的回来,提前加工,以防书签还在新品期就断了货。
“姜店家。”
看姜将没再忙着招待客人,梁实上前走到她身边。
“是你啊,梁......梁实?”姜将回过头,认出了他。
梁实叉手弯腰行礼,“正是鸿渐茶阁的梁实。”
上门来讨茶喝,让他有些不好意思。
“你来啦。”姜将很是热情,“我的茶恭候多时了。”
梁实:“打扰姜店家了。”
“不打扰,难得有人同我爱喝一样的东西,我开心还来不及呢。”
姜将把人带上书肆二楼,“随便坐,我去拿奶茶,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