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考察(2 / 2)
“......来来来,这位客人拿好,这是您的峡州茶叶。”
“刘兄,你们府上要这么多,这茶叶能放久吗?”
“能的吧。”那名被搭话的刘姓男子嘿嘿笑着,看周围人对茶叶热情还不是很高,他一幅抢到宝的样子。
姜将也跟着凑热闹,向峡州地区的柜台走去。
伙计:“哟,这位客人,赵氏行铺的名声您还不知道?我们收来的,向来都是最好的货。”
“西市的鸿渐茶阁,您最近听过吧?那儿的货,都是同我们东家拿的咧!”
卖货伙计的嘴皮子很是利索,三句两句,说的都是客人们感兴趣的话。
看货、给钱、拿货,客人与伙计、客人和客人天南海北地唠,整个铺内市井气满满。
姜二陪姜将把三层铺逛了个边,这趟‘实地考察’,让他总觉得有些说不上来的怪异。
走完一圈回到一楼,姜将问他:“你觉得怎么样?”
姜二想了想:“店家你知道的,我嘴笨。总感觉这铺子与我们不太合适,但又说不上来。”
“你是想说,感觉很违和,与我们书肆,不是一个路数?”
“对。”姜二终于知道哪里不合适。
历时书肆卖的是书卷、文具,整个铺子加上装修烘托,满满都是书卷气,顾客群体也多是文人学子。
他又环视一圈,看着铺内形形色色的顾客。
这些客人,真的会买他们书肆的商品?
姜将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虽然气场不和,但这趟实地考察还算顺利,至少姜将知道了赵氏上门求合作的原因。
他们应是想借历时书肆打gg。
看来这赵氏行铺,是想往上走。
大商铺人流聚集,这种地方自古都是消息传播站点。
赵氏行铺前的路边大茶棚,就十分热闹。
姜将和姜二走出铺子,不期然听到了历时书肆的名头。
“我这儿可有个大消息,准保你们都没听过。”
人群中央,是一个满脸麻子的黑瘦男子正激情输出。
“昨日张榜唱名,前三甲不日便要殿试。你们知道前三甲是谁吧?”
“当然知道,都传遍了!”
“麻子你这是什么消息,不新鲜。”
“哎哎,别急,听我慢慢说。”麻子脸嘴皮子翻飞,不再卖关子。
“我听说前三甲进士中啊,有人同那历时书肆不对付!”
姜将停下脚步,面色变得凝重。
“历时书肆你们知道吧,近来那叫一个声名鹊起,不少文人学子都抢着要当他们的会员。”
“那名进士也是会员,前些日子还投了诗集的稿。”
“结果你猜现在怎么?退稿了!”
“那进士不惜得罪那姜店家也要退,连会员卡都搭进去了。”
这确实是个新鲜的大消息。
历时书肆如今在长安是人尽皆知,大家都知道会员一卡难求。
竟有进士不惜退卡划清界限?
说到感兴趣的话题,看客们纷纷猜测。
“不应该啊,那牌子留着也能值不少钱,何至于退?”
“传言那姜店家规矩极严......”
“你说......”
“这历时书肆,莫不是有什么我们小老百姓不知道的猫腻?”
话题渐渐走歪,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对于书肆及姜将的猜想,变得越发离谱。
“店家,我去让他们闭嘴。”
姜二面上罕见有了怒意,握紧拳头就要上前。
“不必。”姜将拦住他,“现在上去得不偿失。”
在这个路边茶棚中,群众八卦情绪高涨,他们正陷入一种群体情绪。
无论是多离谱的猜测,这些天马行空的猜测一旦为他们所接受,就会通过暗示和传染迅速传播。
旁人改变不得。
至少在这个他们八卦上头的时候,无论真相如何,他们短暂并坚定的相信着,他们自己推理出来的‘真相’。
让姜将警觉的,是最先传播这个消息的麻子脸。
吴怀忧退稿的消息,他们双方都不会大肆宣扬,眼前这名市井混子是如何得知?
还将此作谈资,到此处大肆宣扬。
“盯紧那人。”
姜将盯着麻子脸,脑中开始预设这件事的发展。
“是!”
姜二视线锁定人群中的麻子脸,越看越觉得眼熟。
想起来了!
“店家,这人是此前于书肆行窃的贼人。”
几个月前偷藏商品被抓、姜二亲自上门讨债的三个窃贼中的一人。
有过矛盾?
俩人隐蔽身形,在暗中将麻子盯得更紧。
直到麻子不断向一批又一批来客宣扬,喝干几壶水后准备离去。
姜二打头,俩人跟着麻子离开闹市,走进昏暗无人的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