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见血的笔刀,沸腾的长安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见血的笔刀,沸腾的长安(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请陛下下旨,彻查卢氏家产!”

“严惩国贼,以儆效尤!”

李世民高坐御榻,面沉如水,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瘫软如泥,面无人色的卢承庆,最终落在李承干坚定而沉毅的脸上。

他心中既有对世家罪恶的震怒,更有对儿子快速成长,出手精准的欣慰。

“准奏。”皇帝的声音冰冷而威严,如同最终判决,“着户部,刑部,御史台,即刻组成查抄清点小组,进驻卢府!”

“给朕一寸一寸地查,一文钱也不许遗漏!”

“所有家产,登记造册,充入国库!”

“臣等遵旨!”相关大臣齐声应道,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如狼似虎的户部胥吏,刑部差役,御史台官员,手持圣旨,浩浩荡荡地开进崇仁坊卢府。

卢承庆眼睁睁看着官靴踏破他家的门槛,看着账本被一箱箱抬出,看着库房被贴上封条,他最终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黑,直挺挺地向后倒去,重重摔在冰冷的地砖上,无人上前搀扶。

卢家这颗盘踞在大唐肌体上百余年的毒瘤,终于被连根撬起,暴露在阳光之下,等待最终的清算。

而这场由《大唐民报》点燃,太子助推,皇帝拍板的雷霆风暴,彻底宣告了世家门阀不可挑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持续了数日的喧嚣与动荡,终于随着卢家被彻底查抄而逐渐平息。

崔敦礼深陷天牢,等待三司会审的最终判决。卢承庆一病不起,卢家树倒猢狲散。其余涉案世家噤若寒蝉,纷纷收敛爪牙,唯恐引火烧身。

笼罩在长安上空的阴霾仿佛被一场大风骤然吹散,显露出秋高气爽的湛蓝天空。

东西两市的叫卖声似乎都更响亮了些,百姓们脸上多了几分轻快,茶余饭后的谈资也从世家的骇人听闻,渐渐转向了即将到来的冬粮储备和年节打算。

朝堂之上,风气为之一新。

寒门官员扬眉吐气,进言献策的声音都洪亮了几分,往日里需要反复扯皮才能推进的公文,如今往往能迅速达成共识。

科举改制,“实证取德”等政策的推行骤然顺畅,再无明目张胆的阻挠。

御史台的奏疏里,弹劾贪腐,建言献策的内容多了起来,攻讦倾轧的明显减少。

一种久违的,专注于实务的活力,开始在各部门之间悄然涌动。

就连传递文书的小吏,脚步都似乎轻快了许多。

午后,阳光暖融融地洒在龙首原山庄的庭院里,将竹叶的影子拉得细长。

李世民再次轻车简从而来,换上了一身略显喜庆的绛紫色锦袍,眉宇间的沉郁之色一扫而空,步履间带着几分难得的轻快,甚至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水榭中,茶香袅袅。

新煮的泉水在红泥小炉上咕嘟作响。

李世民今日心情极佳,竟主动执壶,手法略显生疏却兴致勃勃地为赵牧斟了一杯新沏的蒙顶石花,金黄的茶汤在白瓷盏中荡漾,香气清幽。

“赵小友,”他放下茶壶,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畅快,声音都比平日洪亮了几分,“今日老夫这心里,可是松快多了!”

“你是没见今日朝会上,那些往日里眼高于顶,动不动就引经据典驳斥人的家伙,如今个个低眉顺眼,说话客气多了,办事的效率都高了不少!”

“一份关于漕运疏浚的章程,搁以前能吵上半个月,今天竟半天就过了!真是痛快!”

他啜了一口茶,继续感慨,眼神发亮:“经此一役,刮骨疗毒,这朝堂上下,总算可为之一新了!”

“障碍扫清,政令畅通,往后推行新政,再无掣肘,陛下宏图得展,大唐盛世,指日可待啊!”他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海晏河清的治世,自己这“皇商”也能跟着沾光,生意愈发兴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