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人生在世,给自己找乐子最大(2 / 2)
.......
随着上元佳节的临近,长安城仿佛一锅渐渐煮沸的水,
朱雀大街两侧,工部的匠人们早已搭起了连绵的灯架雏形。
各坊市门口,也都在筹备着自己的灯棚和小型市集。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节日前特有的躁动与期盼,连寒风吹在脸上,似乎都少了些刺骨,多了几分热闹的人气。
然而,在这片日渐浓郁的喜庆氛围之下,几道极其隐秘的讯息,如同冰线般悄无声息地汇入百骑司衙署,让都尉的脸色瞬间凝重如铁。
密报来源不一,内容支离破碎,却指向同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性!
一份来自安插在西市胡商中的眼线,提及近期有数批来历不明的焰火,灯油被购入,数量远超寻常佳节用量,且采购者行事鬼祟,并非长安熟面孔。
另一份来自对某家落魄世家旧宅的监视记录,发现常有身份不明的江湖人物深夜出入,宅内似有打造,藏匿兵刃的轻微异响。
最令人警觉的,是一份译自突厥语的密信片段,通过特殊渠道截获,其中模糊提到“长安”,“灯火最盛时”,“乱起于内”等字样,发送方向直指北方草原。
这些信息单独来看,或许都可解释为节前常有的混乱或无心之语。
但将它们拼凑在一起,一个模糊却危险的阴谋轮廓逐渐显现......有人欲借上元节全城欢庆,金吾不禁,人流如织的绝佳时机,在长安制造大规模混乱,甚至可能针对皇室成员!
百骑司都尉不敢怠慢,立刻将密报直送两仪殿。
李世民看着那几份语焉不详却寒意森森的密报,面沉如水。
他手指用力按在“乱起于内”四个字上,指节微微发白。
他深知,佳节庆典,防不胜防。
贼人混迹于百万民众之中,如同水滴入海,如何甄别?
若大肆搜捕,必然打草惊蛇,更会破坏佳节气氛,引起民心恐慌。
但若置之不理,万一真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都尉低声道,“是否加派暗探,对可疑区域进行严密布控?或……暗中调整金吾卫巡逻路线,加强重点区域的防卫?”
李世民沉吟良久,缓缓摇头:“贼在暗,我在明。加强明面上的防卫,只会让他们改变计划,隐匿更深。打草惊蛇,后患无穷。”
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但要防,必须防得巧妙。”
“传令:所有布控照旧,明松暗紧。对外,一切如常,绝不可流露出半分异样,不能扰了百姓过节的心气。”
他顿了顿,补充道:“将此事,透给东宫。让他知道轻重,也看看他有何想法。”这既是对太子的考验,也是分担压力。
东宫内,李承乾接到密报,瞬间感到肩头压力陡增。
欢乐祥和的佳节图景下,竟隐藏着如此杀机!
他立刻召来马周和东宫侍卫统领,紧急商议。
“全面戒严绝不可行,”李承乾眉头紧锁,“但如何才能在这人山人海中,确保万无一失?”
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这比处理政务,推行新政要复杂和危险得多。
敌人没有形迹,可能就在每一个笑脸之下。
马周等人提出的也无非是加派便衣,重点监控等常规策略,总觉得仍有疏漏。
焦头烂额之际,李承乾再次想到了那座仿佛能化解一切难题的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