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 第四百九十章 去码头上找线索

第四百九十章 去码头上找线索(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断了?”

赵牧走到一旁坐下,示意李承乾也坐,然后接着道:“殿下,一根藤蔓你看看不到头了,就觉得路断了?为啥不低头看看,这藤蔓是从哪块土里长出来的?”

“殿下也不想想,那个船工为啥被杀?”

“肯定是他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或者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

“你们老盯着上面那些老爷们怎么动,怎么算计。”

“有没有想过,那些真正干活,还有码头上跑腿搬东西的人,他们看到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可比什么账本都有用?”

李承乾一怔。

赵牧却继续道:“上头的人打个眼色,说句暗语,底下人可能听不懂,但他们看得见谁来搬东西,东西沉不沉,往哪儿搬,搬的时候谁在旁边盯着,搬完了又去了哪儿……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拼起来,不就是张图吗?”

说着,赵牧放下手中水杯,看着李承乾道:“让你的人,别老穿着官靴戴着官帽去问话。换上粗布衣裳,揣几文铜钱,去码头那些茶摊,酒馆,还有那些力夫们歇脚的地方。”

“去听听他们扯闲篇,发牢骚,吹牛皮。”

“很多时候这真相啊,就藏在那些没人当回事的唾沫星子里。”

李承乾眼中的焦躁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明悟。

是啊,他一直将调查重心放在卢柏,郑伦这些上层人物身上,却忽略了最底层的执行者可能带来的消息!

“我明白了!”

他豁然起身,

“多谢赵兄指点!我这就去安排!”

回到东宫,李承乾立刻调整策略,从百骑司和东宫侍卫中挑选了一批机灵,擅长与人打交道,熟悉市井生活的精干人员,换上便服,配发少量活动经费,让他们以各种身份混入码头区,从最基层的船工,力夫,小贩,更夫口中,不着痕迹地打探消息。

一张无形的网,撒向了渭河码头喧嚣而混乱的底层世界。

这一次,他们寻找的不是大鱼,而是那些可能被忽略的,却承载着真相的细小沙砾。

渭河码头从来就不是个安静地方。

号子声,船桨声,货物装卸的碰撞声,商贩的吆喝声,力夫粗鲁的笑骂声……各种声音如同永不停歇的潮汐,日夜冲刷着这片弥漫着河水腥气,汗味和货物尘埃的土地。

连日来,这片喧嚣之地混进了几个看似寻常的新面孔,他们像水滴融入大海,努力模仿着周围的节奏,却带着截然不同的目的。

一个推着独轮车,车上放着些时鲜瓜果的“小贩”,操着略显生硬的外地口音,生意做得马马虎虎,常常找错钱,称不准斤两,却总喜欢把车停在力夫歇脚的茶摊旁,竖起耳朵听他们天南海北地胡侃,偶尔插几句嘴,问些关于码头活计,工钱,哪个船队大方的闲话。

一个穿着半旧短打,脸上抹了些灰,看起来像是来碰运气找活干的“短工”,整日蹲在码头石阶上或货堆旁,眼神带着恰到好处的迷茫和期盼,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旁边等活的老船工,年轻力夫闲聊,抱怨着活难找,钱难赚,家里几口人等着米下锅。

还有一个提着篮子卖炊饼的“老汉”,背佝偻着,眼神似乎不太好使,收钱找零慢吞吞的,常常要凑到眼前才看得清铜钱上的字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