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神豪:开局打赏梦泪媳妇 > 第12章 网文

第12章 网文(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好久没看到这么‘接地气’的重生文了,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看着很舒服。”

“主角对父母的感情写得真好,看得我都想家了。”

“虽然没有金手指,但我就是想看主角怎么一步步改变生活,这种平淡的力量很吸引人。”

“作者的文笔不错,很细腻,继续加油!”

随着更新的章节越来越多,《俗人回档》的口碑开始慢慢发酵。一些喜欢看“真实向”、“情感向”网文的读者,开始在各大论坛和书友群里推荐这本书。

“兄弟们,给你们推荐一本宝藏小说,《俗人回档》,作者晨哥。这书不装逼,不打脸,就是写一个普通人重回过去好好生活的故事,但是看得我眼泪汪汪的,太真实了!”

“楼上说得对,我一开始也觉得没啥意思,但是越看越上头,主角和父母的互动太戳心了,强烈推荐!”

这些推荐虽然没有带来爆炸式的流量,但却吸引了一批真正喜欢这类作品的读者。《俗人回档》的点击量和收藏量开始稳步增长。

终于,在发布后的第十天,《俗人回档》的收藏量突破了一千,点击量破万。对于一本没有任何宣传、风格迥异的新书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

这天,杨晨收到了来自龙文书城编辑的站内信。

“你好,晨哥。我是龙文书城的编辑‘老鱼’。你的作品《俗人回档》我一直在关注,写得很有味道,和现在市面上的书很不一样。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和我们签约?我们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推荐位,让更多读者看到你的作品。”

看到这封站内信,杨晨知道,《俗人回档》算是初步成功了。他没有犹豫,立刻回复了编辑,同意签约。

签约之后,《俗人回档》获得了第一个推荐位——新书榜的末尾。虽然位置不显眼,但对于新书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了。

推荐位带来了大量的流量,《俗人回档》的点击量和收藏量迎来了一次小爆发。同时,评论区也变得更加热闹。

“被推荐位骗进来的,本来以为是那种烂大街的重生文,没想到这么好看!主角很真实,不圣母,不装逼,好评!”

“作者大大加油啊!我已经把这本书推荐给我女朋友了,她也看得哭兮兮的。”

“什么时候能写到主角创业啊?有点期待,但又不想太快,现在这样慢慢写生活也挺好的。”

“晨哥?这个笔名怎么这么眼熟?好像那个唱《童年》和《七里香》的歌手也叫晨哥?不会是同一个人吧?”

最后这条评论,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卧槽,楼上这么一说,还真有可能!《童年》和《七里香》也是这个晨哥写的吧?太厉害了,唱歌好听,写文也这么棒?”

“不太可能吧?唱歌和写文是两码事,哪有这么全能的人?”

“不管是不是同一个人,这书是真的好看,晨哥牛逼就完事了!”

杨晨看到这些评论,只是微微一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公开自己多重身份的时候。

与编辑沟通后,杨晨根据编辑的建议,稍微调整了一下更新节奏,并且在章节末尾加了一个小剧场,或者一些对剧情的小感悟,增加了和读者的互动。

这些举措让《俗人回档》的人气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读者被它独特的风格所吸引,论坛上关于它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有人称它为“最不像重生文的重生文”,有人说它是“网文界的一股清流”,还有人预言,这本书很可能会开创一个新的流派。

而杨晨自己,也在写作《俗人回档》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乐趣。如果说做音乐是他抒发情感、震撼人心的方式,那么写网文,则是他沉淀内心、讲述故事的途径。他喜欢这种安静地讲述一个普通人生活的感觉,喜欢看到读者因为他的文字而感动、而思考。

这天晚上,杨晨写完当天的章节,伸了个懒腰。张浩凑过来看了看,惊讶地说:“晨子,你这书现在收藏都快一万了!评论也好多!真有你的啊!”

杨晨笑了笑:“说了让你别急嘛。”

“行,算你牛逼,”张浩竖起大拇指,“不过话说回来,你这书确实和别的不一样,看着挺舒服的。就是吧,没什么大起大落,不像我看的那些书,爽点密集。”

“浩子,”杨晨看着他,认真地说,“爽点密集的书就像快餐,吃多了会腻。而《俗人回档》这样的书,更像是家常菜,可能不惊艳,但吃着舒服,有营养。这个世界,不仅需要快餐,也需要家常菜。”

张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哦,这样啊。不过说真的,晨子,你到底还有多少本事啊?唱歌、写歌、写诗(杨晨之前在朋友圈发过《再别康桥》),现在又写网文,而且还写得这么好,你是不是偷偷报了什么‘天才培训班’啊?”

杨晨哈哈一笑,没有回答。他看向窗外,蓝星的夜空依旧璀璨。他知道,在音乐和文学的道路上,他才刚刚起步。《俗人回档》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他要用自己的笔,在这个世界的网络文学领域,写下更多不一样的故事,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而随着《俗人回档》的日益火爆,杨晨在网文圈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这不仅为他带来了可观的稿费收入,也让他在蓝星的文化版图上,又落下了一颗重要的棋子。他的“文抄公”之路,正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