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草原上的铁玫瑰:女知青改造北大荒实录 拾壹(1 / 2)
\"谁允许你们擅自治疗的?\"穿防护服的男人厉声喝道,\"这是三类传染病,必须统一处理!\"
\"我们在尝试中西医结合......\"汪璒站起身解释。
\"胡闹!\"男人打断她,\"牲畜不是你们的实验品!明天防疫组到齐后,所有病畜一律扑杀!\"
争执声引来了更多防疫人员。汪璒被\"请\"出治疗区时,回头看见哈森老人沉默地收拾药罐,背影佝偻得像风干的胡杨。
深夜的蒙古包里,汪璒翻遍父亲笔记和带来的兽医手册,寻找口蹄疫的传统疗法记载。油灯将她的影子投在毡壁上,忽大忽小如挣扎的思绪。帐篷外传来引擎声,她以为是防疫组去而复返,掀开门帘却看见一辆风尘仆仆的越野车。
\"汪璒同志!\"徐远舟跳下车,眼镜片上全是尘土,\"我带了便携实验室!\"
后备箱里装着微型离心机、显微镜和一套简易检测设备。\"听说疫情严重,我向院里特批的。\"他抹了把汗,\"查干-乌布斯的样本还有吗?\"
在哈森的帮助下,他们连夜展开分析。徐远舟的操作行云流水,pcR仪嗡嗡作响,离心机旋转如微型旋风。汪璒负责准备药材提取物,手指被染得翠绿。
\"看这里!\"凌晨三点,徐远舟突然喊道。显微镜显示屏上,一组细胞正发生奇妙变化——病毒侵袭的痕迹在某种物质作用下明显减缓。\"这种多糖结构我从没见过!它能阻断病毒复制!\"
旭日初升时,初步报告已经打印出来。数据清晰地显示:查干-乌布斯提取物能有效抑制口蹄疫病毒,且对牲畜肝肾无副作用。汪璒捧着这叠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纸张,像捧着整个草原的希望。
防疫组的晨会上,争论异常激烈。白发苍苍的农业部专家将报告看了三遍,最终摘下老花镜:\"数据确实令人信服,但大规模应用需要更多临床试验。\"
\"我们没有时间等!\"汪璒指向窗外,\"每耽搁一小时,就有更多牲畜死亡!\"
\"折中方案如何?\"徐远舟突然提议,\"对重症按标准方案处理,轻症尝试传统疗法对比观察?\"
防疫组最终勉强同意划出小范围试验。接下来的日子,牧区变成了露天实验室。徐远舟每天采集样本,汪璒和乌云塔娜配药治疗,巴特尔带人记录每头牲畜的变化。哈森老人坐在帐篷口,像尊古老的守护神,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第七天清晨,统计结果出来了:传统疗法组的康复率比对照组高40%,且没有出现西药常见的副作用。防疫组组长看着数据,终于点头:\"可以扩大应用范围,但必须严格记录每例情况。\"
胜利的喜悦还没散去,新的难题又来了。牧区即将开始秋季转场,而病畜需要持续治疗。\"不能耽误转场,\"巴特尔忧心忡忡,\"否则冬牧场准备不及,整个冬天都难熬。\"
汪璒望着远处牧民拆卸蒙古包的忙碌身影,突然想起父亲笔记里提到的\"移动羊圈\"。当晚,她在油灯下画出了设计图——一种轻便可拆卸的治疗篷车,由马车牵引,能容纳二十头牲畜沿途治疗。
\"太棒了!\"徐远舟看着图纸两眼放光,\"还可以加装太阳能板,给我的实验设备供电!\"
转场那天,景象蔚为壮观。三十多辆勒勒车排成长龙,最前面是巴特尔骑着的枣红马,最后面则是汪璒设计的\"移动防疫单元\"。徐远舟穿着蒙古袍坐在篷车里监控设备,活像个现代萨满。孩子们追着车队奔跑,唱着新编的歌谣:\"查干-乌布斯真神奇,治好牛羊千万只......\"
当冬牧场的炊烟升起在远方时,汪璒收到了国际民族医学峰会的正式邀请函。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将展示她的蒙汉结合医疗成果。
\"你必须去。\"徐远舟比她还激动,\"这是让世界了解草原智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