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蜀中叛乱(1 / 2)
公元209年深秋,永昌郡的清晨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太守府内,雍凯身着铁甲,腰间佩剑随着他的踱步发出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他面容刚毅,浓密的胡须下紧抿的嘴唇显示出内心的决绝。
"报——"一名斥候快步跑入厅内,单膝跪地,"越嵩太守吕凯已率兵抵达城北三十里处!"
雍凯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右手重重拍在案几上,震得竹简哗啦作响:"好!传令下去,全军集结,准备誓师出征!"
与此同时,越嵩太守吕凯正骑在一匹枣红马上,身后是黑压压的军队。他年约四旬,面容清瘦,一双鹰目锐利如刀。副将朱褒策马靠近,低声道:"大人,雍太守那边已经准备妥当。"
吕凯微微颔首,手指轻抚马鬃:"刘璋虽已去逝多年,但终究是我们的旧主。刘备占据益州,名不正言不顺。"他声音低沉,却字字铿锵,"今日之举,乃是为故主讨个公道!"
三日后,永昌城外旌旗蔽空。雍凯与吕凯并肩立于高台之上,台下十万大军肃立,刀枪如林,在秋阳下泛着冷光。
雍凯高举酒碗,声如洪钟:"诸位将士!今日我等以替刘益州报仇之名起兵,誓要讨伐刘备,收复益州!"他仰头饮尽碗中酒,随后狠狠将碗摔碎在地,"不成功,便成仁!"
"不成功,便成仁!"十万将士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誓师完毕,雍凯转身对身旁一位身材魁梧的将领道:"高定将军,西路军就交给你了。"高定抱拳应命,铠甲随着他的动作发出铿锵之声。他浓眉大眼,一脸络腮胡,浑身散发着剽悍之气。
另一边,吕凯也对一位面容精瘦的将领嘱咐:"朱褒将军,北路军由你统领,务必按计划行事。"朱褒躬身领命,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两路大军随即分道扬镳,浩浩荡荡向益州郡进发。马蹄声、脚步声、铠甲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扬起漫天尘土,遮蔽了秋日的阳光。
成都,蜀汉皇宫。
刘备正在批阅奏章,忽听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抬起头,看到一名侍卫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跪倒在地:"陛下,紧急军情!永昌、越嵩二郡太守联合起兵十万,已攻入益州郡境内!"
刘备手中的毛笔"啪"地掉在案几上,墨汁溅在竹简上,晕开一片黑色。他猛地站起身,宽大的衣袖带翻了案几上的茶盏:"什么?雍凯和吕凯竟敢如此!"
这时,法正快步走入殿内,脸色凝重:"陛下,叛军来势汹汹,高定已攻破南屏,朱褒也拿下了双柏。两路叛军正朝成都逼近。"
刘备眉头紧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来回踱步,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佩剑的剑柄:"孔明尚在荆州,这可如何是好?"
法正沉吟片刻,上前一步:"陛下,当务之急是立即派人前往荆州,请丞相速回。同时,成都恐难坚守,臣建议..."
刘备抬手打断法正的话,转向侍卫:"立刻派最快的信使,八百里加急赶往荆州,请丞相即刻回援!"他的声音因焦急而略显嘶哑。
侍卫领命而去,刘备这才转向法正:"孝直,你方才想说什么?"
法正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陛下,成都城墙虽高,但粮草储备不足,且援军一时难以到达。臣建议暂时撤往戕河。向朗在彼处已有准备,张嶷将军也在且兰建立了防线。"
刘备沉默良久,殿内只听得见铜漏滴水的声响。终于,他长叹一声,肩膀似乎一下子垮了下来:"也罢,就依孝直之见。传令下去,准备撤离。"
荆州,州牧府。
诸葛亮正在灯下批阅文书,羽扇轻摇,眉头微蹙。忽然,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