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防守(1 / 2)
北条雪刚接过剑,殿外忽然传来急促脚步声。
进来的是个锦衣卫,单膝跪地后直接说道:
“陛下,北境急报。”
李睿眼神微动,北境可是大夏最重要的防线,那边驻扎着二十万精兵。
“鞑靼可汗派人送来战书,说三日后亲率五十万大军南下。”
满殿官员脸色都变了,鞑靼是北方草原上最强的部族,骑兵天下无敌。
孔长瑞当即开口:
“陛下,北境守军虽多,但对付五十万鞑靼骑兵恐怕…”
他话没说完,因为谁都知道草原骑兵的可怕,来去如风,一个骑兵能抵三个步兵。
王守义也皱起眉头:
“鞑靼怎么会突然南下,以前每年给他们岁币,他们都很安分。”
岁币这事是先帝定下的规矩,每年给鞑靼十万两白银,换取边境安宁。
李睿却笑了:
“五十万大军?鞑靼可汗还真敢吹。”
众人不解,鞑靼确实有这个实力,整个草原的部族加起来,凑五十万人不难。
锦衣卫继续禀报:
“可汗还说,要大夏割让雁门关以北三州之地,每年岁币增加到一百万两。”
这个条件太过分了,雁门关以北三州可是大夏的粮仓,每年产粮千万石。
法藏和尚这时抬起头,他翻译佛经翻到一半,听到这消息也坐不住了。
北条雪更是握紧了手里的剑,她知道鞑靼的厉害,当年东瀛也想染指大陆,结果被鞑靼骑兵打得全军覆没。
李睿站起身,走到殿中央:
“诸位是不是觉得朕该议和?”
没人敢说话,但大家心里确实这么想的,鞑靼不是安南那种小国,真打起来代价太大。
“陈烈,把人带进来。”
陈烈应声出去,不一会儿押进来一个人,四十多岁的草原汉子,穿着鞑靼贵族的皮袍。
此人一进殿就跪下了:
“罪臣拖雷,拜见陛下。”
拖雷这个名字一出,所有人都愣了,这可是鞑靼可汗的亲弟弟,掌管着东部十万骑兵。
“拖雷,告诉他们,你哥哥现在有多少兵。”
拖雷低着头:
“回陛下,能战之兵不过十五万。”
十五万,这个数字让众人都松了口气,但还是不少。
李睿继续问:
“这十五万里,有多少是你的人?”
拖雷沉默了片刻:
“五万。”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明白了,鞑靼内部不和,可汗的亲弟弟居然投靠了大夏。
“你哥哥为什么要南下?”
“因为今年草原大旱,牛羊死了大半,不南下抢粮,部族撑不过冬天。”
原来如此,不是鞑靼想打仗,而是活不下去了。
李睿转身对众人说:
“看到了吗,所谓的五十万大军,其实是十五万饿得半死的牧民。”
孔长瑞还是担心:
“可就算只有十五万,鞑靼骑兵的战力…”
话没说完,殿外又进来一个人,这次更让人意外。
来人五十多岁,一身鞑靼装束,但气质明显不同,眼神深邃,一看就是汉人。
“草民韩德让,拜见陛下。”
韩德让,这个名字让王守义都吃了一惊:
“你不是二十年前被鞑靼掳走的那个举人吗?”
韩德让苦笑:
“正是在下,当年赴京赶考,路过边境被掳。”
他顿了顿:
“这二十年,在下一直在鞑靼可汗身边做谋士。”
做谋士,说白了就是当狗头军师,帮鞑靼出谋划策对付大夏。
众人都用鄙夷的眼神看他,一个读书人投靠蛮族,简直是斯文扫地。
韩德让却不在意,继续说道:
“诸位大人有所不知,在下虽在鞑靼,但从未忘记自己是汉人。”
李睿淡淡道:
“所以这二十年,你一直在给朕传递情报。”
这话让所有人都震惊了,韩德让居然是大夏的暗探。
“陛下说得对,在下这些年看似帮鞑靼出谋划策,实际上每个计策都留了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