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无声的升级与猫的验收(1 / 2)
周世昌那番关于“润物细无声的投资”和“盘活隐性资产”的言论,像一颗被悄悄埋下的种子,陆子昂当时没太在意,拍拍屁股就把这事忘在了脑后。
他依旧过着雷打不动的低功耗生活,观测春叶生长,躲避集体活动,并警惕着一切可能打破平静的苗头。
然而,变化还是悄然而至。
并非轰轰烈烈的改造,而是些细枝末节、不易察觉的“升级”。
最先发现异常的是赵大爷。
他某日蹬着三轮车回来,习惯性地想把车停在老地方——车棚一个略显昏暗的角落,却意外发现角落里新装了一盏感应灯。
他人一靠近,灯就悄无声息地亮起,光线柔和却足够明亮,把他那堆宝贝纸板照得一清二楚。
“咦?啥时候装的?”
赵大爷挠挠头,嘀咕了一句,“倒是方便了不少。”他没多想,只觉得是公寓终于干了件实事。
接着是刘奶奶。
她晚上起夜,摸索着去开走廊灯,手刚碰到开关,却发现旁边墙上多了一个微微发着柔光的小夜灯,亮度刚好能照亮脚下一小片路,又不至于刺眼影响别人睡觉。
“这玩意儿好,”刘奶奶戴着老花镜研究了半天,“省得开大灯晃眼了。”
食堂的王婶也发现炒菜的大锅好像比以前更跟手了,火头似乎也更稳了些,仔细检查才发现,炉灶阀门被悄悄调试过,还换了更耐用的密封圈。
她问小郑干事,小郑干事也是一头雾水:“没报修啊?是不是厂家来回访顺手弄的?”
最让陆子昂本人感到“不适”的,是他常窝着的那个沙发角落。
某天他像往常一样瘫下去,准备进行每日例行的“大脑放空”程序时,忽然觉得腰背部的支撑感好像……更舒服了点?
不是那种软塌塌的陷下去,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承托。
他狐疑地爬起来,掀开沙发垫摸了摸,也没发现多了什么东西,但感觉就是不一样了。
就连“总裁”的猫窝旁边,都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自动感应的小型饮水机,水流缓慢循环,悄无声息。
这些变化零散而细微,像是春雨渗入泥土,不知不觉间,就让整个公寓的氛围变得更……熨帖了。
老人们普遍觉得更方便、更舒服了,但又具体说不上来是哪里变了,只能归功于“公寓管理终于上了心”。
只有陆子昂,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绝对是周世昌的手笔。
那种精准、高效、注重细节且极力降低存在感的风格,太符合那位前投资人的做派了。
他忍不住在某次和周世昌打照面时,状似随意地问了一句:“周先生,最近睡得还好?没觉得哪不得劲吧?”
他刻意回避了“改造”、“升级”这类词。
周世昌正在看报,闻言从报纸上方抬起眼,目光平静:“挺好。陆老师有什么不舒服?”
“没有没有,”陆子昂摆手,“就感觉……最近好像挺顺溜的,啥都挺好用。”
“那就好。”周世昌垂下眼,继续看报,语气平淡无波,“环境舒适度提升,对身心健康有益。”
得,实锤了。
陆子昂摸摸鼻子,没再追问。
人家既不居功,也不张扬,他总不能硬拉着对方承认“对,就是我偷偷给你们搞了福利”。
这种“做了好事不留名”的风格,倒是比他想象中那种大张旗鼓的“投资”要顺眼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