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制造内讧(2 / 2)
然而今非昔比。
那日祖孙婆媳三代人从赵家这边铩羽而归后。
先是白海棠这个孙女对白老太太言语不敬。
然后李氏这个儿媳又对白老太太殴打辱骂。
母女俩的做法,足以让一个老人寒心。
所以,寒了心的白老太太,为自己悄悄攒一些棺材本,就十分有必要了。
果不其然,下一刻,李氏不出意外地变了脸色,心中暗骂白老太太不是东西。
沈玉楼有一点没猜错,白老太太的确对儿子儿媳一家起了防备之心。
第一点就是不再掏钱贴补家用了。
问就是她一个孤寡老婆子哪来的钱。
现在,白老太太的钱,只肯花在大孙子身上。
还有一点巧合,昨天白老太太还真出了趟门。
回来时李氏刚好躺在房里休息,透过开了一条缝隙的窗户,她只看见白老太太怀里好像抱着什么东西从外面进来,进院门后便回了自个房里,然后还反锁上房门,在房里面待了好半天才出来。
难不成老太太昨天抱回家去的就是赵家这边送过去的年礼?
反锁上房门躲在房里,其实就是在藏年礼?
心中这个念头一起,便迅速生根发芽,李氏一张脸难看到了极致。
她环视四周,对上围观众人饱含鄙夷的目光,再看看冷着张脸的赵母,她心知自己这趟怕是什么都要不到手,再待下去也只会多添耻辱,当下扭身便走。
沈玉楼没有穷追猛打,由着李氏急匆匆离去。
待众人四散后,她挽住赵母的胳膊道:“婶子,我们去置办年货吧。”
赵母的好心情全被李氏给搅和了。
她摇头道:“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
沈玉楼对此毫不意外,也正合她意。
她仰头看了眼暗沉下来,又有落雪之兆的天际,说道:“置办年货,没有大家长领着可不行……我看这天又要下雪,要不这样吧,婶子今天先在家休息,咱们明天再去街上置办年货。”
赵宝珠跟她早就培养出了默契,一听她这话,便知她另有安排,于是也跟着说道:“那咱们就明天再去置办年货,反正离过年还有好几天时间呢,咱们今天就在家里,先把过年的干货炸出来。”
所谓过年的干货,便是炸鱼炸肉炸丸子……各种炸。
这是当地人过年的风俗。
一到年底这几天,家家户户烟筒子里面飘出来的,都是炸干货的油香味。
赵母想着家里面已经准备好的食材,便点头应了,领着儿媳和女儿在家里面炸年货。
沈玉楼则是借口饭馆那边有点事情要处理,去了街上,花钱雇了几个小乞丐。
“溯源书院,你们知道吧?”她问几个小乞丐。
几个小乞丐连忙纷纷点头。
“知道知道,就在东街那里!”
“那是咱们宁州城最好的书院!”
白老太太的大孙子白起善,眼下就在溯源书院读书。
沈玉楼招招手,示意几个小乞丐聚拢来。
几个小家伙忙以她为圆心围成一个圈。
“一会儿你们去溯源书院那里,就说刚刚在赵家这边看到了一出好戏……”
沈玉楼将提前编排好的说辞,仔细跟他们说了一遍,又让几个小家伙复述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她才说道:“去吧,等事情办好了,你们去有间食铺找我,我再给你们每人包一个过年大红包,让你们过一个好年。”
跑去溯源书院说故事,每个小家伙已经拿到了一串铜钱。
如今听沈玉楼说,只要他们把故事讲好了,还能再得一个过年大红包,几个小家伙们立时高兴的“嗷嗷”叫。
“姐姐放心,我肯定监督他们把故事讲好!”年纪最大的小乞丐说。
他明显是这群小家伙的头儿。
沈玉楼便拍拍他肩膀,鼓励道:“嗯,我相信你们。快去吧。”
“好,姐姐等我们好消息!”
七八个半大小子,一阵旋风似得朝溯源书院刮去。
溯源书院是宁州城最好的书院,不光环境好,请的教书先生也厉害。
溯源书院的教书先生,最差也是举人出身。
其中还有两位诸如陆遥这样的大儒。
坐拥这样优渥的师资条件,溯源书院一向是家长们挣破脑袋,也要把孩子送进来读书的存在。
溯源书院也不负家长所望,对学生们的课业抓得极紧。
好比现在,还有五天时间就过年了,书院依旧照常上课。
午饭时间到,苦读了一上午的学生们从课堂内奔出,有的去吃书院内的食堂,有的则是去书院外面的小饭馆打野食。
白老太太寄予厚望的大孙子白起善,今年已经二十有三了,在一众朝气蓬勃的少年同窗中,他属于年长的那一类。
也因为年长,他跟那些同窗们之间便不太有共同话题,喜欢一人独来独往。
但是今天,那些往日不太喜欢跟他亲近的同窗们,忽然接二连三地往他身边靠。
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年,更是上前来,热情地跟他搭话:“起善兄,这是要去食堂吃饭吗?”
白起善点点头。
书院内的食堂饭菜很一般。
但是胜在便宜,所以,白起善日常都在食堂内解决温饱问题。
那少年同窗撇嘴道:“食堂内的饭菜,来来去去就那几样,还难吃得很……你没听说吗,前两日有个乙字班的学生,居然在面汤里面吃到了一颗老鼠头!”
白起善:“……”
这是事实。
因为当时他也在场。
一碗面里面,吃出一颗老鼠头,就代表整个面汤锅里面都有老鼠的痕迹。
不巧,在那倒霉学生从面汤碗里挖出一颗老鼠头之前,他刚好喝完汤面碗里的最后一口汤。
恶心程度可想而知。
到现在想想胃里面还一阵翻涌。
那少年同窗揽住他肩膀,邀请他道:“我听说书院外面有家馄饨铺子,味道极好,走走走,我请你吃馄饨去,感谢你方才课堂上为我解惑。”
白起善忙道:“小事而已,且我也能温故而知新……”
他想说不必感谢。
然而那少年同窗却十分热络,且执拗。
不等他把后面的话说完,便打断他道:“于你来说是小事,于我来说却是醍醐灌顶的指点。走走走,我请你吃馄饨!”
说完,几乎是半拖着将白起善往外拉。
白起善见推拒不得,只得跟着这位热情的同窗往书院外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