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将士为了什么而战(2 / 2)
这算是能参与殿试学子的一项福利,不仅能欣赏皇宫后花园的美,还能吃到皇宫御膳房的美食。
能够参与殿试的学子,已经是铁板钉钉上的进士人选,可这样的机会对贵为进士的他们来说,一生也许只有这样一次。
所以当众学子到达后花园,也如同乡下人进了城,除了感叹还是感叹,感叹这般仙境般的景致,竟比传说中还要美上几分。
加上有美食相伴,作为读书人,这种时候往往喜欢赋诗一首。
可一看到杨震,就觉得扎心,因为在杨震面前作诗,如同班门弄斧。
只因上次,杨震在弈诗园请客的时候,出口成诗,而且每一首都是意境深远佳作,那些诗都还历历在目,犹言在耳。
因此,和杨震比什么也不能比作诗,往重的自取其辱,往轻的说,那也是自讨没趣。
无法一展才华,玩起来自然无法尽兴,兴致提不起来,气氛自然也达不到高潮,再美的景色多看了几眼,也变得索然无味。
多年以后,这些学子和同僚提及皇宫后花园,看到同僚夸夸其谈的时候,都是一脸便秘的表情,因为他们完全没感受到身临如仙境一般的愉悦。
当然,这是后话,此刻,众学子玩得不尽兴,可批改试卷的官员却异常苦恼。
因为大部分试卷内容高度相似,一点新意都没有,批改起来如同嚼蜡,所提的策略也是大同小异,想要给他们分个高下,比什么都困难。
可当他们看到杨震的试卷,整个人都麻了。
只因杨震写的内容非常特别,可以用独树一帜来形容了。
别的学子写的内容都是我方内容,例如如何整顿军纪,粮草调度,提高士气,行军布阵等等。
而杨震所写的内容,几乎全部分析高丽这个王朝,从官僚体系,文化传承,到民生精神面貌,再到他们的行事作风,最后延伸到他们为什么能够有效组建军队,并且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和大觉王朝打得有来有回,而且还能占上风的原因。
关于高丽的记载,文涛阁也有,但文涛阁所记载的资料和杨震所写的内容相比,显得过于粗略。
各部尚书都忍不住怀疑杨震去过高丽,或者有可能是高丽人,要不然怎么能写得这么清楚?
可这是不可能的,以杨震的年纪,来回一趟高丽,几年级过去了,哪还有时间读书?
因此,有人怀疑皇上暗中给杨震透了题,要不然,即便非常了解高丽,也无法在短短的一个时辰之内写出如此详尽且深刻的分析?
当然,杨震所写的内容也并非没提到我方如何应对的策略,可他写的策略让人一时理解不过来。
因为他提出一个从来没有提到过,且让人深思的议题,东北将士为什么而战?
看到这份考卷的官员,隐隐的想要说什么,可一时半会儿又不知从何说起。
将士为什么而战,初看觉得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将士为守卫家园而战,亦或是军令如山,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可细细一品,却发现其中蕴含深意,关乎士气,生存与信念,直击人心,想得越深越发觉得这个问题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