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290章

第290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嗯,”刘妧转身,藤编衬里“沙沙”响,“想让百姓也看看,这朝服不是宫里的摆设,是他们的巧思织成的。”

“鲁直的齿轮、阿月的线、老陶的釉,都在这儿呢。”

正说着,殿外传来侍卫的通报:“天禄阁百姓求见,说想给陛下送新做的‘百工鞋’……”

刘妧眼睛一亮,抓起朝服下摆就往外走。

“快请!”

月光洒在朝服的琉璃线上,像道银河漫过宫墙。

天禄阁的百姓捧着鞋挤进门。

为首的鲁直举着双布鞋,鞋面用汉地棉线绣着齿轮,鞋底是老陶烧的防滑瓷粒。

“陛下试试!”

“这鞋帮用的是阿月织的耐磨锦,我爹说‘比官靴轻,比草鞋牢’,百工干活都爱穿。”

老陶挤上前,指着鞋底。

“这瓷粒掺了越人树胶,雨天不滑!”

“前儿我家小子穿它,在染坊门口跑,摔了个屁墩,鞋都没打滑!”

刘妧接过鞋,指尖触到鞋面的齿轮纹,粗糙却暖和,像摸着百工的手掌。

她忽然想起锦俗街的灯火、尚衣局的织梭、工坊的锤声,眼眶一热。

“这鞋……明日朝会,朕就穿它。”

秀儿在旁拍手。

“陛下穿这鞋,比龙靴还亲百姓!”

立春后的长安细雨绵绵,刘妧乘“锦藤步辇”巡视朱雀大街。

轿厢外的“拒水锦”帘幕挡着雨丝,却遮不住街面的泥泞。步辇碾过一处坑洼,“哐当”一声剧烈颠簸,刘妧手里的茶盏差点泼了。

秀儿扶着轿厢壁,辫梢的琉璃珠晃得发晕。

“陛下,这水洼跟芍陂的池塘似的!”

她指着路边,越人老妇正蹲在泥里捡笋,竹篮歪在一旁:“那是越人阿婆,前日就在这滑倒,笋都泡了泥,哭着说‘卖不出钱,孙儿的学费没着落’。”

刘妧掀帘望去,波斯商人阿罗憾正急得用锦帕擦琉璃摊的货,锦缎下摆沾满泥点,帕子都染成了褐色。

“阿罗憾,货受影响了?”刘妧扬声问。

阿罗憾直起身,苦着脸摆手。

“陛下,罗马使者本想订十面镜,见路泥泞,说‘等路干了再来’——这路再不管,万国来朝的商队,怕是要绕着长安走!”

旁边卖竹器的越人阿勇敲着竹杖,竹节“咚咚”响。

“可不是!昨儿罗马使者的马车陷在泥里,二十个壮汉抬了半时辰,西市街坊笑了一路,说‘大汉的路,还没西域的商道平’!”

科研局“舆图坊”的烛火亮得像白昼,黄月英展开长安市井图,图中用不同颜色的锦线标注着积水区、泥泞段——红的像血,是深水区;黄的像脓,是烂泥坑。

陈阿娇带着尚方署丞进来,指尖点着西市附近的“王渠故道”。

“哀家让鲁直探过,这道能改暗渠。”

她划过图上的蓝线:“用锦灰砖砌筑,砖缝抹桑小娥的‘拒水胶’,胶里掺波斯蜜蜡,防渗漏——波斯商队的驼铃,总不能陷在泥里‘咕噜’响。”

刘妧用玉簪指着东市,那里锦线标得密密麻麻,像乱麻。

“这里商贾密集,昨日见天竺使者的象队都过不去,大象鼻子卷着货,差点撞翻酒肆的幡。”

“得拓宽路面,用‘锦钢碎石’铺路,掺鲁直车坊的钢渣,比泥土结实,能承重。”

尚方署丞面露难色,搓着手。

“陛下,拓宽要拆些摊子……张屠户的肉案、李嫂的布摊,都在路边……”

“拆?”陈阿娇挑眉,拿起案上的锦棚图纸,“让鲁直车坊做可移动锦棚,拆了摊子迁进棚里,棚顶绣‘照常营业’,生意照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