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2 / 2)
“商户培训处”里,阿月用根绳在桌上摆字,绳弯成“买”“卖”的形状。
“‘买’是有人给你东西,”她指着“买”字,绳尾搭着小布袋,“比如你给铜钱,王大叔给你米糕。”
“‘卖’是你给人东西,”她又指“卖”字,绳头拴着片琉璃,“比如你给王大叔琉璃,他给你米糕。”
高鼻深目的胡商盯着绳看半天,突然拍手:“懂了!就像我用三盏琉璃灯换十笼米糕,我‘卖’琉璃,王老实‘卖’米糕,公平!”
秀儿举着算盘走过来,算盘珠缠着红绳,拨起来“哗啦”响。“这珠拨一下,算一个铜钱。”她对着胡商账册拨珠,“你昨天进五盏琉璃灯,卖了三盏,还剩两盏,在这——”她指着两颗红珠,“就像你筐里还剩两个空位置,对不?”
胡商盯着算盘笑了:“比我们的沙盘好,珠不掉!我要一个,挂铺子里,让客人看我不骗人——少给一个铜钱,珠就不响!”
暮色漫进招商厅时,“功德墙”前挤满人。墙是再生砖砌的,砖缝嵌着细线,风一吹“簌簌”响。
陈阿娇拿着錾子,给王老实的商户牌找位置。牌是铜的,刻着“王记米糕”,旁边留着按手印的小方框。
“按吧,按了就刻上,风吹雨打不掉,比你家祠堂祖宗牌位结实。”
王老实蘸点红泥,把巴掌按上去,印子清清楚楚,连掌心老茧都显出来。“按的时候,牌还是热的呢!”他摸着牌笑,“我那孙子说,要把这牌画下来贴书桌上,说长大了要做个‘上功德墙’的生意人。”
阿罗憾的琉璃铺牌旁,马库斯正让工匠刻字,刻的是罗马文“诚信”,字母歪歪扭扭却刻得深。每刻一笔,他就念叨一句,翻译说他在说“骗了人,天打雷劈”。
“跟汉地的‘信’字并排,”他拍着墙,“谁也别想耍赖,不然夜里牌上的字会发光,扎得人睡不着!”
李嵩站在墙尾,看着工匠砌最后一块砖,砖上留着个空位,比别的略大些。
“给我也留一块。”他突然说,声音不大,周围静了静。
“李大人也要做生意?”王老实惊讶地直起腰,手里的牌差点掉了。
李嵩摇头,指了指墙,又指了指喧闹的商人:“刻‘见证’二字就行。”他顿了顿,看着阿罗憾和马库斯勾肩搭背去喝酒,笑了,“我以前总觉得胡人是外人,今儿看他们争铺位、算账目,倒跟咱巷子里的张屠户、赵老栓没两样。”
他摸了摸墙上的线,线在掌心滑溜溜的:“看着这墙从空变满,算个见证,不丢人。”
掌灯后的建章宫,刘妧翻着王老实送来的《招商引贾录》。录末秀儿画的图上,各国商人围着铺位图,像群围着蜜罐的蜂。旁边注着:“马库斯和阿罗憾吵着吵着,约好在铺子中间搭棚喝茶——马库斯带罗马奶酪,阿罗憾带波斯蜜。”
陈阿娇展开新制的商户册,册页用线装订,每一页都留着盖章的地方。章是铜的,刻着“市验”二字,盖下去“啪”地响。
“哀家让尚方署做了千册,每笔交易盖个章,防欺诈。”她翻到一页,“前儿有个胡商骗越人藤编,说‘十文’给‘八文’,一查册子,他上次还骗张二婶的胡饼,立马赶出去,永不许进。”
卫子夫捧着《商贾云集册》进来,册上夹着片纸,是各国商人的签名,汉字、波斯文、罗马文挤在一张纸上,像幅小画。
“今日招商三百户,国外商户占三成。”她指着红圈,“‘异国商区’‘食肆巷’爆满,张二婶还跟印度使者商量,要在胡饼里加番红花,说‘混着吃才香,像这市场,啥都有’。”
“对了,”卫子夫笑着抽出张木牌,“李嵩让人送了块他写的‘诚信’木牌,说要挂功德墙旁边,跟胡商的牌对着,‘汉胡都得守,不然对不起这墙’。”
刘妧拿起“招商纳贾诏”,印泥落在“万商共荣”四个字上,红得透亮。
“明儿试营,让李嵩也去看看。”她望着窗外,招商厅的灯火像片星星,“让他瞧瞧,这些胡人不是来抢地盘的,是来搭伙过日子的,比守老规矩热闹多了。”
陈阿娇指着舆图上的商区:“这图原是张白纸,现在被他们的脚印画满了,有哭有笑,比最巧的织娘织的还活泛。”
窗外,招商厅的灯火还亮着。阿罗憾和马库斯蹲在地上划界,用根绳隔开地盘,绳中间留了个巴掌宽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