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343章

第343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刘寄摩挲着案头的锦钢犁模型,犁头的血线纹和他甲胄上的旧伤对得上——那是当年随先帝击匈奴时留的。

“某愿试办染坊,”他突然开口,声音有点哑,“胶东柞蚕丝好。”

“先帝在时,最爱看绣娘们染‘朝霞红’,”他望着厅外,“说‘比宫锦亮’。”

宗正寺后院的田埂上,刘康扶着锦钢犁,铧尖插进土里,“噗”地翻起块潮泥,比王伯的旧木犁深半寸。

王伯蹲在埂上抽旱烟,烟袋锅磕着石头:“小王爷,这铁家伙沉得很,俺们老农扛不动咋办?”

他摸了摸犁柄,钢纹硌手:“旧木犁虽慢,轻省,坏了找个木匠修修就成。”

刘康踩着犁柄往前推,犁沟直得像用线量的:“王伯您试试,这柄是弯的,正好卡着腰,不用扛。”

他指着钢铧:“鲁直炼的钢,比刀枪硬,碰石头没事——上回在灞桥试,碰着块青石,铧尖啥事儿没有。”

王伯接过犁,沉是沉,却稳,走了两步,沟比旧犁深,土块碎得匀。

“倒……倒也中用,”他咧嘴笑,烟袋锅在裤腿上蹭了蹭,“要是真能多收粮,俺们村愿换。”

“就怕……就怕贵,俺们凑不齐钱。”

“工坊给你们半价,”刘康拍他肩,“多收的粮,抵得过来。”

未央殿的烛火被风晃了晃。

刘寄捧着匹“胶东红”锦缎进来,缎面的“推恩纹”是他亲手绣的,针脚有点歪,却比宫锦亮。

“陛下您看,”他展开缎子,红得像初升的霞,“这是新染法,用锦钢缸控温,比旧法省三成料,不褪色。”

“昨儿给先帝庙送了块,”他摸了摸缎面,“守庙的老卒说‘像先帝当年赏的那块’。”

门“吱呀”开了。

淮南王的庶子刘迁站在门口,手里攥着块速生木,树皮还带着青。

“陛下,”他脸通红,“臣……臣去看了胶东的工坊,那犁真能多打粮。”

他把木头递上前:“淮南多山,种这木,三年能砍,能做犁架,也能烧炭——臣想试试。”

公孙越站在廊下,望着那匹红锦。

突然扯了扯官袍,往藩王署走。

“桑小娥,”他喊,声音比平常亮,“把藩王册拿来,老夫改改。”

“把工坊收益写上,”他补充道,“比田租清楚。”

暮色漫过宗正寺时,刘康还在画水车,“锦线绘图仪”的线在纸上绕,像条小蛇。

“公孙大人,”他举着图,“这水车加了钢链,不用人推,水流自个儿转,能灌十亩地。”

“比旧水车快两倍,”他眼睛亮闪闪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