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出游(1 / 1)
次日一早一行人整装待发起早爬山去爬广志山。
法兴寺身处黎城与襄垣两县搭界处有一座海拔1807米高的广志山上。广志山俗称厂志垴,又名中阳山。此山巍峨险峻,峭壁如削,峰头耸入天际。晴天丽日,在此登高望远,百里之内,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胸志开豁,故从黎城乘车西北行30公里,使可以到达广志山的山腰。这里腹地坦阔,草绿如茵,林泉相映,环境优美。基于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解放以后,黎城县在这里建立了药材场,进行经济开发。他们种植品质优良的党参、连翘、黄芪、紫胡等数十种名贵药材;还饲养着许多活泼可爱的梅花鹿,鹿儿活蹦乱跳,煞是好看。每当春夏之际,此地林木青翠,鸟语花香,景色十分迷人,在这苍山翠松之间,掩映着一座千年古刹---老君庙。
老君庙始建于南唐交泰元年,是上党地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供奉的乃是道教鼻祖、曾将孙悟空炼成钢筋铁骨、火眼金睛的太上老君。老君庙在古时曾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前后三殿,一殿更比一殿高。大殿悬梁挑角,雕梁画栋。可惜年久失修,现仅存梳妆楼、戏楼和厢房数间。从老君庙沿山径小路攀援上山,山石层层叠叠,青苍扑野。约行二里许,便可直达峰巅,峰尖有二个,相距20余米,中间有一条高达9米的人造天桥相接。这两个峰顶,高接云天,上面分别建玉皇殿和碧霞宫一座,相互辉映,蔚为壮观。隔日登临山巅,上抚蓝天,下履松涛,如临仙境一般。
在这里放眼远眺,八百里太行干山万壑,峰峦叠翠,气象万千,使人神移目眩,心胸豁朗。自古许多名人雅士在此登高言志,留下过许许多多诗篇。真是“凌巅始识天地雄”。清朝名士李洁登峰之后,赋诗赞叹:“归途还与银蟾接,带得天香下暮烟”。足见诗人迷恋广志之深。“登上广志垴,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登临广志山的游人络绎不绝。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两次传统庙会,规模盛大,香客无数。赶庙会的绝大多数是黎襄两县的百姓。
提起广志山的奶奶庙会,还流传着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襄垣县城北关住着一户姓王的人家,老夫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取名叫王招弟。这个招弟长到十七岁,仍没招来一个弟弟。老两口相随上山烧香求子。谁知这招弟不守“本分”,她不顾当时未婚女子不能上山拜佛的封建规矩,竟然悄悄地跟随而来,到了山上,老两口到庙里烧香,招弟妈突然发现招弟也跪在自己身后叩拜。她非常生气,就冲着招弟骂道、“我的姑奶奶,谁让你来的?”随手一巴掌打在招弟头上。不料一巴掌击中要害,把招弟打死了。招弟死后,人们就把她“说母亲”嫁给一个黎城人埋在广志恼上,据说她成了神。人们为了纪念她,给她塑了像,修了一个奶奶庙,自此以后,“奶奶庙”香火不绝,襄垣黎城两县百姓也就结起了“亲家”。
黎城人见了襄垣入叫“小舅子”,襄坦人见了黎城人戏称“小外甥”。如此逗叫了数千年,谁也没意见。广志山不仅有着秀丽的风光和优美的民间传说,它更是—座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胜地。战争时期,以太行山为依托,开辟了根据地配合当地武装部队在地方民兵的配合下,居高凭险英勇地痛击了日军的进攻。这就更为广志山增添了光辉的色彩。偌大的广志山,已经成为名闻遐迩的游览胜地。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黎城人民政府拨款修缮了古逊遗址,修筑了公路,提供了旅游服务设施,对这里进行了综合开发利用。可以预见,广志山一定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当日游过广志山及老君庙当晚稍作休息停留一晚次日出发去往国家森林公园。
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壶关县东部的晋豫两省交界区,北距壶关县城30公里,荫林路、福川路、壶平路、紫盘旅游公路横穿其中,乡村道路遍及全国,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园涉及三个乡镇的23个村,占地面积达4389.4公顷,其中林木面积3287.6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74.9%。公园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规划以五指峡、龙泉峡、五莽峡三大峡谷为主线,开辟紫团洞、云盖寺、水妖洞和真泽宫四大景区。共有峡景、水景、山景、石景、树景、林景和名胜古迹景观44处,景点400余个。有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景点有实有虚,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使公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映成趣。
公园的景点主要集中在紫团山上。山距壶关县城东南60公里,因山有紫气缭绕成团而得名。山区万峰突兀,方圆百里。古称抱犊,风光绝佳,有“南武夷(山),北抱牍(山)”之说,是“海内不可多得”之胜境。历史上有颂扬它的诗词百余篇及36景诗传世。主要有八大景色:仙翁崖、云盖寺、照壁山、倚秀峰、南参园、唐崖碑、将军峰、翠微洞和白龙潭。云盖寺在山巅,亦称白云寺,有南向的二进院佛寺建筑,大殿斗拱层叠,木质透雕,尤以4组戏剧砖雕而着称。
紫微洞亦称紫团洞,是紫微道人面壁之处。洞如迷宫,宽窄不等,最高处达50余米,最宽处达30余米,最低窄处则仅容一人侧身而入。洞中有“天神”、“罗汉”、“八仙过海”、“玉龙捧寿”等溶岩层景点151处,已开发1500米,接待各方宾客。真泽宫景区以真泽宫为中心,位于紫团山区树掌镇神郊村。宫内供奉着乐氏二仙女,又称“二仙奶奶庙”、“二圣庙”。宫外红墙碧瓦,巍峨庄严,内部雕梁画栋,结构巧妙,占地7000平方米,依山筑砌成五进院落,一院高于一院。有香道、牌坊、山门、当央殿、万寿亭、钟鼓楼、寝宫、圣公母大殿及两侧的楼阁式配殿,有阳宫、阴宫、婴儿宫、奶水宫、梳妆楼等,使整个建筑统一在古朴典雅、高低错落的环境之中。太行山峡谷,古有“藏龙卧虎之地”的美称。不久太行峡谷森林公园,将以“返璞归真”的氛围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游人赞赏、青睐。
老顶山森林公园老顶山在长治城东北七公里处,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这就是老顶山,又叫百谷山。老顶山方圆40多平方公里,从北向南由五个山峰组成,所以又叫五顶山。这五个山峰依次叫老顶、南顶、玉皇顶、奶奶顶和新顶。老顶山层峦叠嶂,气势雄伟,林海茫茫,景色壮美,名胜古迹,遍布全山,历来为上党一方胜地。老顶是五顶之最,海拔1378米,是太行山西南部的主峰之一。老顶上原建有玄天大帝庙。
登临老顶,近望高楼错落,道路井然,市区景致尽收眼底;远望漳泽水库壮如锦带,飘浮于天际,上党盆地一览无遗。在老顶东北峰,有一处天然巨石形成的峰峦,高居于层峦叠岭之上,形似雄狮蹲踞,它就是狮峦”。《长治县记》曾有记载,清朝有人曾称赞此峰:“北猛得狮象,狰狞镇此帮。卧云峰叠叠,吼涧水淙淙”。当您在天光浅黛的黎明攀此顶时,大有泰山观日之感。沿东南方前行,丛林交映之中,有一宽阔的坡面。坡面的大石块好像人工排列放置—般,远观象海涛乍起,微波荡漾,这便是“死海微澜”景观。在起伏如龙的九龙脊岭上,漫步在蜿蜒曲折的古道间,有一块面西斜铺岭背的巨大岩石,岩面平整光滑,在日上中天时,岩面幽青泛光,闪烁不定,犹如镜面。人们把它叫做“鉴天石”。
老顶之南,有一山峰耸立,其顶平整,草木繁盛,这便是南顶,又称梳妆台。山上原建有砖构二层楼一座,现塌毁无存,仅留石砌台夯,台夯上明清砖瓦散见。南顶之南的一个山峰上有五块巨大的岩石,五块岩石象五根玉柱,直顶天宇,俗称“五顶挚天”。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玉皇顶与奶奶顶在滴谷寺村育面,山势平缓连绵,松柏密布,翠绿苍茫,两顶相连。玉皇顶位于奶奶顶之上,由一天然巨石构成,长17米,宽19米,建有玉皇观,俗称九门九观,建筑风格独特,现保存尚好。奶奶顶在玉皇顶半腰一平缓处,原建有“碧霞元君行宫”—座、座北向南。现为一火炬塔。两顶招相呼应,郁郁葱葱,景致深幽。新顶,顶低而平,四周侧柏丛生,整齐碧翠,环境幽雅。站在新顶观景楼远眺,老顶雄奇、玉皇顶峻秀、奶奶顶奇丽。当云生雾起之时,云海重雾环绕山腰,别有一番情趣。
一行人在临近午时登顶山顶,登高远望入目远眺一片生机盎然,生灵汇聚林间与自然返璞归真和谐相处。
下了山去山下各自上车离开山路去往附近集镇补给,用过晚餐连夜出发去往下个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