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我有小姨管后院,你们有吗 > 第382章 引进外资办大事

第382章 引进外资办大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按照陈俊生的原计划,从云山县修一条途经杭城、直达沪城的国道项目,除了经济、民生和政绩等宏观层面的考量之外,还能为他和家人团聚提供便利。

如今,四个姨一致表态回东江,陈俊生心里头高兴之余,也深感小姨们为了他的事业和前程做出了巨大牺牲。

尤其是夏姨。

沪城市招商局局长的含权量,以及未来的进步空间,大到超乎想象,正常来说,给个东江地区行署专员都不换。

但如果是主动申请工作调整,尤其异地调动的话,那么,平调的可能性就非常低,通常只能接受降级使用。

夜已深,不习惯熬夜的欣姨、芸姨先回屋睡觉了。

陈俊生和夏姨、瑶姨在玩斗地主,宋小爱兴致勃勃坐在堂姐身边当军师。

“你昨晚在电话里跟我提的那个国道项目,我想了一夜,感觉很难办,资金是个大问题。”

此时,夏姨正一边忙着抓牌,一边侧着脑袋偷看陈俊生手上的牌:“就算把云山县财政局掏空,顺便把你那东江民生经济公司、全粮液酒厂、复兴电子厂的利润全搭进来,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至于港商和外资,那可都是喂不饱也养不熟的狼崽子,想从他们口袋里掏出巨款来,你事先就要做好割肉、大出血的准备。”夏姨认真提醒道。

陈俊生抓牌的时候对夏姨毫不设防,她想看就看,自己就当明牌跟她和瑶姨打:“我还是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云山县农业基础差,工业底子薄,分田到户政策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却还是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全县拢共五家国营厂,要规模没规模,要订单没订单,靠财政贴钱发工资才勉强养活一帮工人。

“甚至,从县城到乡村,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加上大山阻挡,山区老百姓很难走出去,外面的人也很难进来,这种情况要发展经济,只能先修路。”

“有道理。”

夏姨先是明确肯定了陈俊生的经济发展思路,却又话锋一转直指问题核心:“但是,钱从哪儿来?”

“土地财政。”

陈俊生笑了笑,嘴里蹦出个新名词。

“土地财政?”夏姨眸光微闪,这词汇听着新鲜,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说白了就俩字,卖地。”

陈俊生在夏姨面前也没打算卖关子,明人不说暗话:“云山县的土地不值钱,港城那些富得流油的地产开发商们看不上。但是杭城、沪城的核心地段,他们肯定感兴趣。”

夏姨听完他这番话,脸上明显露出了惊讶之色,略作思忖后又莞尔一笑:“难怪你在电话里着重强调,想请沪城市长刘伟国同志,纪委书记林锦书同志,招商局长林初夏同志莅临云山县指导工作,原来伏笔埋在这了啊?”

“没办法,家里穷到揭不开锅,只能厚着脸皮找邻居借米了。但是说实话,我这伏笔,不仅仅是为了解开云山县的发展困局,也是为沪城、杭城日后与国际接轨做铺垫。”

陈俊生笑嘻嘻的说道:“港城地产商是亚洲投资风向标,只有想办法用优质资产把他们先吸引进来,让他们尝到甜头,然后才有机会让那些惯于见风使舵的外资纷至沓来。到时候,再……”

话到最后,陈俊生故意停顿了一下,抬手做了个“咔嚓”的小动作。

这叫什么?引进外资办大事,办完大事当厕纸。

夏姨见状,那双好看的桃花眼微微眯起,在她看来,兔崽子身上的这股狠劲,还真是招人稀罕。

“对三。”

拿到地主牌的陈俊生率先出牌。

“不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