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逆流韶华 > 第376章 火炉边没说的话

第376章 火炉边没说的话(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雪后的巷子泛着冷白的光,沈星河哈着白气,竹扫帚在青石板上划出沙沙的响。

他扫到屋檐下时忽然顿住——最西头那个滴水槽的接口处结着层薄冰,仔细看能发现铁皮微微错开了道缝。

他把扫帚靠在墙根,转身回屋取了半卷麻绳和几块旧铁皮。

蹲在梯子上时,后颈被风灌得发凉,他却笑了。

这接口原是他二十年前为防冻裂琢磨的“弹性接缝法”:铁皮边缘折出小卷,用麻绳穿起来留道松劲,热胀冷缩时就不会崩裂。

那时他蹲在雨里敲敲打打,林夏举着伞给他递工具,说这法子“像给铁皮穿了松紧带”。

“沈哥这是又要修啥?”拎着竹篮的张婶从巷口过来,竹篮里的青菜蒙着层薄雪,“这滴水槽用了好几年,我还说该换了呢。”

沈星河踩稳梯子,指尖叩了叩接口处:“不用换,紧巴紧巴就行。”他将旧铁皮垫在缝隙里,麻绳绕两圈打了个活结,“以前谁不是这么修的?”

张婶眯眼瞧他动作,忽然笑出声:“还真像那么回事!我家那漏雨的瓦檐,回头也照你这法子弄弄。”她拎着篮子往菜站走,棉鞋踩在雪上咯吱响,“现在的小年轻就爱买新的,哪知道老法子经用。”

沈星河低头收紧麻绳,喉间溢出声轻叹。

风卷着雪粒子扑在脸上,他却想起九八年暴雨夜——那时他蹲在泥水里给煤棚搭三角架,父亲举着马灯骂他“瞎折腾”,转头却偷偷把他画的图纸藏在枕头底下。

那边图书角的玻璃窗被风撞得轻响,林夏抱着一摞旧书推门出来。

她围着枣红围巾,发梢沾着细雪,怀里的书里露出半张泛黄的图纸角。

“早啊。”沈星河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手套上的雪,“又在倒腾那些老物件?”

林夏把书往怀里拢了拢,眼尾的细纹里浮起笑意:“整理‘无名者之角’呢。”她转身时,一张纸页从书里滑出来,沈星河眼尖看见右下角淡淡一道痕——是他当年写的“试试看,能撑多久”,如今只剩铅笔的影子,像被岁月舔过的糖。

林夏弯腰捡起纸页,指尖悬在那道痕上方,停顿两秒,又轻轻将纸夹进一本蓝布面的手札里。

手札封皮磨得发白,边角卷着,看不出书名。

“前儿小浩说,新搭的遮雨棚比以前结实三倍。”她抬头看沈星河,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影子,“图纸上的字没了,可方法还在长呢。”

沈星河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他想起昨夜路过图书角,看见小浩举着那张图纸复印件,拿铅笔在旁边画批注,嘴里念叨“这里加根钢索会不会更稳”——和二十年前的自己一模一样。

巷尾传来脆生生的童音:“爷爷你慢点儿!竹篾扎手!”沈建国的院子里,祖孙俩正蹲在竹堆旁。

沈建国的棉裤膝盖沾着草屑,手里的竹篾在他布满老茧的手里翻飞,转眼间编出个三角架的雏形。

小孙女歪着脑袋,马尾辫上的红绒球晃了晃:“爷爷你跟谁学的呀?”

沈建国的手顿了顿。

他望着院门口正踮脚挂腊肉的沈星河,喉结动了动。

九八年的暴雨还在记忆里翻涌——那个浑身湿透的少年举着三角架冲进雨幕,雨水顺着他的发梢往下淌,却笑着喊:“叔,这样搭,保证不塌!”

“忘了,好像从小就懂。”沈建国粗粝的掌心覆住孙女的小手,带着她绕竹篾,“你瞧,这儿要交叉着绑,劲儿才匀。”

小孙女扁扁嘴:“那我长大也要当‘从小就懂’的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