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太平歌 > 第56章 长公主的本事

第56章 长公主的本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周聿昭忍住看她的心思,垂首:“臣见过殿下。”

赵幼澄听到了三个声音,这才回头。

当她看到何静生时,心中一时震惊。

周聿昭终究还是招揽了他,即便没有那副《溪行图》,何静生也没有升到按察使,而今不过白身,可依旧挡不住他向上爬的心。

她的心思绕过了很远,才说:“不必多礼。”

赵延之没那两位想的多,他还是第一次见这位长公主,没想到她竟然如此貌美,他那些姬妾和她比起来竟然俗不可耐,他不免看了眼周聿昭,倒是心中有些为他可惜,那刘氏和婉淳公主比起来,简直云泥之别。

也不知道他到底图什么,竟然舍得下如此角色,只是强娶容貌平平无奇的刘氏,实在是可惜了,如此容颜。

何静生却有些奇怪,偷偷观察她。

她也不在意,更不想和他们多只说:“今日路过这里,几位不必多礼,只管喝茶去吧。”

说完依旧看着窗外,丝毫没有理会这几位的意思,但赵延之走不动道了,即便知道她是公主,但是同出宗室,喝杯茶也是可以的。

章嬷嬷虎视眈眈盯着三人,丝毫没有留下他们喝茶的意思。

周聿昭要和何静生谈事情,见她如此冷淡,也就退出来了。

但他心思深,看了眼门口的彭懿和大堂坐着的叶雄。都是一等一的武勇之辈。

他眼神暗了暗,没有理睬赵延之的牢骚之言,好言将人打发去花楼了。

何静生坐在一侧问:“大人当真想谋这个巡边的按察使吗?”

周聿昭低声说:“不是想,是不得不。”

他如今的处境实在尴尬,西府掌吏部,东府在他手中眼看着就要没落了。

如果不能有所成绩,太后娘娘自此都不会再给他便利了。

所以他眼下不能依靠他们,需要另寻出路。

何静生问;“宫里的意思呢?”

“宫里的意思,什么时候都不会明确,只有办事得力了,才有资格入选。”

他本就是门荫入仕,和裴岘科考高中不同,有恩师,有同年。他能依靠的都是恩庇,依靠着天家宠信。

何静生:“那大人就做出些成绩就好,眼下大考是大事,都察院一同协理此事,大人只管办差就是。”

周聿昭从前是这么想的,但现在不这么想了。

他心里太紧迫了,原本他打算协理科考之后,为陛下遴选人才。再忙太后娘娘的寿辰之事。

可亲事闹了一场,眼下,科考之事未必能入陛下的眼,他要先协理娘娘生辰之事。在京的地方官员实在是太多了,各都府的贺礼都在礼部过一遍,人多了,事情也就多了。

叔祖父既然能将江都豪族聚拢为陛下排忧解难,那他为何不能呢?

何静生见他有其他想法,也就不再说了。这位忠义候在江南的手段他已经见识过了,既然为前程就愿意被趋势。

说起江南的各族两人谈论了很久,等两人出去后,见大堂坐着的叶雄已经走了,赵幼澄也已经走了。

周聿昭心知叶雄的职位怕是赵幼澄为他谋来的,赵幼澄和裴家关系匪浅,宗室中更是看中她。

她身份特殊,据听说当年先帝将她托付给宗亲,虽然不知真假,但她的本事绝对不容小觑。

赵幼澄本就是歇脚,被周聿昭坏了兴致,就起身去李家了。

李珰如今在吏部,虽然只是五品官,但忙也是真的忙,夫人冯氏才从陇西赶来。

赵幼澄进门后,冯氏还不认识她,等看见了章嬷嬷才迟疑着问:“殿下……都这么大了?”

赵幼澄软软叫了声:“阿鲤见过舅母。”

冯氏顿时眼泪汪汪看着她,有些不可置信好久都没有回神。

她也不催,就那么看着冯氏。

冯氏抹了眼泪,有些失态说:“瞧我,失态了。”

冯氏和母亲很亲厚,当年一别,很多人再没见。

前世舅舅再没有回上京城,她也没有关心过李家,再没见过他们。

她甚至都想不起来,她从前都在干什么?龟缩在公主府,围着周聿昭整日伤春悲秋?还是听着皇祖母安排,和那些亲近皇祖母的宗亲们攀亲?

亦或者是为周家敛财?

冯氏笑着迎她:“殿下如今是长公主了,是我失礼了。”

赵幼澄失笑:“舅母这话见外了,舅舅这处宅子太过宅小,永嘉寺隔壁的宅子已经空出来了,我来就是想说舅母还没有拆行李,直接搬到那边也方便。那边离舅舅官署也近。”

冯氏犹豫:“不着急,等你舅舅回来商量。”

赵幼澄看了眼章嬷嬷,章嬷嬷立刻将盒子递给冯氏:“这是殿下早就准备好的,夫人只管收下就是。”

冯氏看了眼,房契和府中的仆人都已经准备好了。

她也拒绝不了,叹气:“这样只会给殿下添麻烦。”

赵幼澄现在最不怕麻烦。

“舅母只管搬过去就是了,我既然是长公主,难不成照拂亲舅舅还怕人说嘴?”

冯氏百感交集,她也是名门出身,虽然并不是豪富,但家教甚严。

“家宅窄小,不好招待殿下。”

赵幼澄也不多待,就是怕她又拒绝,立刻起身说:“阿弟今日还在家中,等舅母搬过来了,我再为舅母贺乔迁之喜,今日不打搅舅母,我先回去了。”

她来去匆匆,却让人不得拒绝。

冯氏站在门外看着车马走远心里暗叹,燕娘性情温婉,生的女儿行事竟然如此雷厉风行。

赵幼澄回去后才知道,裴大人领着两位师兄回了裴府,而赵诚被召入宫了。

章嬷嬷一听到太后娘娘召太平王小殿下,就心慌意乱,一脸焦急恨不得此刻进宫去把人抢出来。

而赵幼澄听了后,面色平静只是哦了声,就回书房了。

章嬷嬷不放心追进来问;“殿下,这……”

赵幼澄安慰她:“嬷嬷放心,皇祖母想见孙儿,人之常情。阿弟终究要长大,你我拦不住的。”

章嬷嬷也知道自己多心,可那日殿下和太后娘娘撕破脸吵起来,几乎……

“嬷嬷是担心皇祖母为难我们吗?”

“殿下那日几乎都是大逆不道之言……”

她轻笑一声。

“但宫中丝毫没传出半句,可见皇祖母对我也是珍之爱之。亲祖孙哪来的仇?我与皇祖母以后还要共享天伦之乐,嬷嬷放心,皇祖母哪里会叫我的气话。”

她这话说得十分大胆。

章嬷嬷听得心惊,哪里肯信她的鬼话连篇。但见她毫不在意,也不好再多说。

果然傍晚时分赵诚就回来了。

章嬷嬷恨不得把他从头到脚细细检查一遍。

赵幼澄清楚赵诚不会留在宫中,他在宫中也是住在学政殿,那是陛下给他择的住处,太子等人也在那里读书。

皇祖母没道理留下他,把他送到学政殿去休息。

皇祖母眼下和她关系太僵,自然会对阿弟关怀备至。

她又不是小孩子,自然不用怕皇祖母的厚此薄彼和恩威并施。

姐弟两坐在一处用晚膳,赵诚说:“今日皇祖母哭了好久,每每提起父王……”

赵幼澄并不当回事,只说:“许是快生辰了,又或者是快清明节了吧。”

赵诚点点头,“皇祖母今日提醒我要多加刻苦,说阿姐为我孤苦不可辜负阿姐。”

赵幼澄收起笑意,眼神有些冷硬:“皇祖母糊涂了,明明是我重病养伤,是你陪我养伤。你只管学你的,也没有辜负任何人,父王和母妃只希望你一辈子康健,一辈子都开心。”

赵诚看着她,问:“皇祖母逼迫阿姐什么了?”

赵幼澄笑笑:“瞎说什么,皇祖母最疼爱我,怎么会逼我。”

赵诚慢条斯理说:“皇祖母原本总爱拿太子激励我,我屡屡都当没听见,她见我不肯上进。就总拿阿姐提醒我。”

赵幼澄听得心里发冷,这是皇祖母擅长的本事,用阿弟的前程屡屡威吓她。又用她的前程来威吓阿弟。

在她还没有回京,皇祖母就屡屡威胁阿弟。

“阿弟,不要对太子生出敌意,更不要对陛下有任何不满。父王年幼早慧,朝中无人不夸他聪明,可我怕了,唯恐慧极伤寿,我只希望你能像先帝为你择的封号一样,一辈子太平富贵,做大周最富贵的王爷。至于前程你想争取自然会有,也不用嫉妒别人,更不必强求那些身外之物。”

赵诚变的健谈了很多,和她偷偷说:“我明白阿姐放心。阿姐是不是和皇祖母吵架了?她今日一句都没问起你。”

他虽然是问,但是心里知道肯定是两人吵架了,若不然皇祖母不会这样单独召他进宫去。

“怎么这么问?”

赵诚知道她不肯说,只说:“阿姐只当我是小孩子,可我恨不得能为阿姐遮风挡雨。”

她听得笑起来:“所以你要健康,要开心,要长命百岁,那样我才能什么都不用操心,只管让你养着我。”

见他静静不说话,

赵幼澄催说:“你该回去睡觉了,晚上不得看书小心眼睛。”

赵诚见她不肯认真和他说,知道姐姐性格要强,也不再问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