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节(1 / 2)
心倒有增无减。”
“他这隔三差五的就御赐珍宝给王爷,目的就是要让王爷玩物丧志,沉溺安逸。”
萧风逸再次叹道:“他若将这份心思放在梳理国事上,那储心国这些年就不会屡屡为土布族所犯了。”萧风逸望向远处,“父皇在世,一定不是这样的局面。”
就在王府住下(二)
十年来,他深知漠北百姓生活的艰辛,一面要与恶劣的气候作斗争,一面还要时常担心土布族的侵犯。土布族是一支强盛的异族部落,族人多为褐发蓝眼且身形强健,男子更是骁勇善战,好象天生就是为战而生的。先帝在世时,他们就已经构成了不小的威胁,但碍于方田英的威名,和先帝的狠辣政策,倒也不敢有所进攻。但是现在就不同了,离尚京不远的冀京已被削割了大半为他们所有,面对来犯,皇上不但不允许出兵警戒,反而屡次讨好。如今的土布族皇帝又是个铁腕人物,遇弱则强,遇强更强,一旦拿下冀京,那么尚京也就为时不远了。
而萧风远对萧风逸的宽容似乎也到了极致,早年虽对他不闻不问,但随着萧风逸的日渐长大,他就开始源源不断的给与他物质上的封赏,钱财、宝物、甚至女人。几乎小赏月月有,大赏三六九。因此朝廷上下已经怨声四起,对萧风逸的恶意攻击也越来越多。都认为他是个无功受禄的家伙,不曾为边关做出一点贡献,对土布的来犯也毫无回击之力,凭什么可以坐享皇上的赏赐?
不过萧风逸并不介意,既然萧风远愿意封赏他,那他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他不担心在朝廷被人毁坏名声,只是对萧风远这种卑鄙又隐晦的手段实在觉得恶寒。至于那些封赏用在何处就全凭他处理了,因为他知道有朝一日,这笔钱会派上大用处。
但是有一点他一直心有余悸,这些年在他和方田英的暗中努力下,漠北虽不能脱离穷困和苦寒,但是百姓的日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起色,只是他不能将他的励精图治表露出来,以免让萧风远有所察觉。
所以在不少百姓还住在不能御寒的土瓦窑里时,他的王府却被修葺的宛若天宫;在百姓饥寒交迫时,他的王妃却锦衣玉帛还不知足。他可以不介意远在陵安的朝廷官员如何看待他,但是他却真正在乎漠北的百姓会觉得他是个不称职的“镇关王”。
“王爷,老夫想再次上奏,请兵出讨侵犯冀京的土布族。”方田英道。
萧风逸一把推开书房的大门,走至凭栏处正好能看到静幽的湖水水面,“将军不用再上奏了,他的用意太明显,还不如就让他以为已经磨平了你我的锐气。你不再是当年威名远播的方将军,而我也不再是先帝宠爱的那个聪慧无极的七皇子,如今有的只是个年迈无用的老将军和一个斗志全无的懒王爷而已。”
方田英牙关紧咬,他一生以戎马为傲,没想到到了晚年却要忍受这般屈辱,“王爷,我们到底还要隐忍多久?”
萧风逸没有出声,他们到底还要等多久呢?他也不知道,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现在还不是时机,因为他没有这个实力。
他已经等了十年,不介意再多等几年,哪怕再等一个十年又何妨呢?只要最终能达成所愿,他在所不惜。
玉婉,你太沉不住气(一)
“方将军,本王想去一趟冀京。”
“臣愿一同前往。”
“那么将军回去便收拾一下,我们后日就出发。”
萧风逸早就想要到冀京去勘察一番了,有什么比亲自深入敌后更能洞悉敌情的呢?从尚京到冀京不过三日的路程,但是越是离的近,就越让他感到潜伏的危机。他若不事先有所勘察,到时便只能是为人鱼肉的局面了。
******
在玉嫣的安排下,几个手脚麻利的婢女被指派到了“山水阁”,与世清、怀汐一同打扫整理。
“你是莫公子的贴身婢女?”玉嫣问道银铃。
“回王妃,奴婢是看着小公子长大的。”
“那就好,本宫就不用担心莫公子会不习惯了。若是缺什么就赶紧找人知会本宫一声,另外本宫会再派几个奴婢来给你打打下手,你看可好?”
“多谢王妃体恤。”
玉嫣转身,看到正在和怀汐打闹的莫离,“莫公子,以后王府就是你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