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节(1 / 2)
会萧风逸的意思,即刻领命前往“慈宁宫”。
******
永和宫
皇后看着地上跪着的一个妇人,她年约四旬,衣着算不上华丽,但却整洁不茍,一看便知道是精心打扮过的。
“民妇叩见皇后娘娘,愿娘娘千岁!”
“你就是莫夫人?”皇后问道。
“回娘娘,正是。”
“擡起头来。”
莫夫人缓缓擡头,虽已是半老徐娘,但保养的还算不错,加上一双美目顾盼,更是让人忽略了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
“你知道本宫为何会寻你进宫?”
莫夫人并无思忖,立即就答道:“民妇只知道定是上辈子积了厚德,今生才得以被皇后娘娘召见。至于所谓何事,还望娘娘指点。”
“那好,本宫接下来问你的事情,你要如实回答,来不得半点虚假。”
“民妇定当将所知之事和盘托出。”
莫夫人是聪明人,早在玉婉派人找到莫府的时候,她就已经旁敲侧击的知道了她们的意图,她们这是为了寻人而来的。她是莫府的大夫人,莫知深的正室,府里所谓的一些秘密,对她而言根本不算什么秘密,她自然心知肚明。只是她没想到,当初被带出去的那个婴儿,今日竟然牵连重大,会惊动当今皇后亲自问及此事。
皇后看了看玉婉,“你怎能确定莫离就是当年被带出莫府的那个婴儿?”
玉婉笑笑,“姐姐不妨先听莫夫人说说关于莫府的一件趣事。”
见玉婉朝自己点头示意,莫夫人便娓娓道来……
莫夫人说得波澜不惊,但是在场的所有人却无一不听得胆战心惊。
锦州来人了(二)
一个诅咒,竟能将曾经的□□之家逼得淡漠于朝堂,甚至人们的视线。死在自己爹娘手里的孩子不计其数,若是莫离真是那个幸运逃脱的孩子,那她就是莫知深的第四个孩子,也是莫夫人口中“莫家的第四个孩子不能是女孩”的那个。
这也就意味着,她的存在极有可能应验了当年的诅咒,那个惑君的咒言。
皇后不安的转动着小指上尖锐的护甲,这就对了,莫府的九夫人得知自己生了个女孩,不愿女儿刚出生就被结束性命,所以便冒着生命危险带着女儿逃离了莫府,来到人烟稀少的尚京。虽然保住了女儿的性命,但是又担心应验了诅咒,所以九夫人就决定将女儿扮成男孩,从此只以男子身份示人。
在一番梳理过后,皇后的背上冷汗淋漓,什么是惑君?那就是迷惑皇帝。再一想到萧风逸对莫离的喜爱,她再也坐不住了。除掉莫离,一定要除掉她!但是要除却她并非易事,若不是有百分百的致命一击,恐怕她刚起这个念头就会被萧风逸扼杀。
“莫夫人,口说无凭,本宫怎么知道这不是你的一己之言呢?你虽贵为正室,但从不受宠,所以膝下亦无子女,难保你当年因为争宠与那位九夫人结下梁子,所以今日好一报当年之仇。再者,惑君这么大的罪过,也不是你随口说说别人就能信服的。”
莫夫人立即双膝跪地,叩首道:“皇后娘娘明鉴,民妇就是再大胆也不敢欺骗皇后娘娘。民妇所言均有据可依。”说着便从袖中掏出两本册子呈了上来。
皇后一看,一本是莫府的族谱,一本则是宫中的史册。她翻开族谱,的确从天齐年开始,莫家的子嗣中,第四个孩子再无女孩。她一手拿起史册,问向莫夫人,“此乃宫中的史册,怎会在你手上?”
“求娘娘恕罪,当年太祖爷因为担心诅咒一事记入史册,而使得原本就家道中落的莫家更为如履薄冰,便买通了记史大夫将记史册悄悄偷了出来。”
皇后一手抚上史册的外页,是宫里特有的宣纸没错。她一页页的往后翻了下去,最终目光落在某一页上。那里记载了当年景帝对菡贵妃的宠爱,倾尽所有,只愿搏卿一笑。很难想象,在这个美人如云,佳人无数的后宫,菡贵妃的宠冠六宫是何其风光。但是看到废皇后在冷宫里说出那句恶毒的诅咒时,玉嫣皇后的手还是忍不住猛地一颤,那又是怎样一种刻入骨髓的怨与恨呢?若不是身边的玉婉及时握住她的手腕,史册便早已掉在了地上。
皇后敛起刚才被深深触动到的不安,对着一个年长的嬷嬷道:“去藏经阁查一下关于史册一事。”
不久,领命的嬷嬷便回来了,“回娘娘,奴婢去查了一下,据守职的官员说,史册并未少。”
皇后与玉婉皆为一惊,难道是这个莫夫人作假?而跪于地上的莫夫人,脸色已是煞白。
锦州来人了(三)
那嬷嬷随即又道:“不过一位知晓内幕的记史大夫说,天齐年间的史册曾一度消失匿迹。为保史册齐全,现在的这本是后来的皇帝让官员重新编撰而来的。”
事已至此,众人对此事都有了了解,但为了不让人落下口舌,皇后依然故作为难状,“虽说有了物证,但还是不足以让所有人都相信,难免会有人对这本族谱和史册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会不会是有人刻意为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