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暗示与铺垫(2 / 2)
胡御史既能噎得皇帝无语,也能把同僚气得跳脚。
不理会气得脸红脖子粗的曹大人,胡御史点了几个官员的名字。
“你们既想把女儿送进东宫,那你们自己去跟皇上说啊,来我面前说三道四的做什么,我只是个御史而已,既不能管天管地,也不能管太子纳不纳人。”
其中一个被胡御史点名的官员道:“胡大人误会了,我等真的是为了皇嗣考虑。”
胡御史用力地甩了甩长袖,没好气地道:“你的意思是端阳郡主不能给太子孕育子嗣?”
如此讨论一个未出阁的女子,是极大的冒犯。
顾霖脸色当即沉了下来:“胡大人慎言!”
沈亭也肃声道:“胡大人,郡主不是你们可以拿来争论的筏子。”
胡御史不是故意的:“顾大人息怒,太子息怒,我的意思是绵延子嗣未来太子妃也可以,不必纳人。”
沈亭道:“孤也没有纳人的打算。”
皇帝知道是怎么回事,懒得听这些人扯皮,直接起身道:“退朝!”
皇帝离开,金銮殿嗖的一下热闹起来。
有人走到胡御史身边:“我还以为你要谏言让太子纳人呢。”
“我为什么要谏这种言?”胡御史奇怪道:“太子纳不纳人关我什么事?”
“可你不是一心为朝廷为百姓着想吗?”
“是啊,可太子纳人就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四海升平?”
这自然是不能的。
对方朝胡御史拱手,感慨道:“还是胡兄通透啊。”
胡御史觉得这夸赞来得莫名其妙,他只是不想管太子纳人就通透了?
以前他参贪官参皇帝怎么没见来夸他。
临近午时,慈宁宫来人请皇帝去慈宁宫用午膳。
太后甚少主动请皇帝去慈宁宫,想着太后最近身体不好,皇帝没有拒绝。
用完午膳,喝茶时太后便提起她昨儿夜里做的梦。
“按说做梦这种事不能当真,可哀家想了想,这种事情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皇帝眼含深意地看了太后一眼,而后叹道:“想不到父皇都去世这么多年了,还能和朝臣们想到一块去。”
太后怔了下,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
“母后或许不知道,”皇帝道:“就在今儿个早朝,刚有臣子提出要给太子选秀添人。”
太后神色僵住,这一步本就是险棋,现在让那些朝臣一搅和,她想要如意怕是难了。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她勉强道:“那可真是太凑巧了。”
皇帝颔首:“可不就是。”
太后打量着皇帝的神色,和声问道:“那皇上应下了没?”
皇帝道:“不用朕来应,太子自己拒绝了。”
“端阳好福气,”太后面露难色:“只是你父皇这边……”
“朕的皇子又不是只有太子一个,老五老六不是还没成亲吗,给他们赐桩婚事便是,也算是给他们挑到了知心人。”皇帝道:“想必父皇担忧的也就是他们这两个到了年纪还连个未婚妻都没有的不孝子孙。”
太后能说什么,皇帝摆明了不愿意插手太子的事。
再多说了,只怕惹得皇帝不喜。不如暂且收手,另寻他法。
太后以为这件事到此为止了,不想两日后皇帝居然下旨选秀。
没有提只是为庆王平王等选王妃,且只限京城及周边的女子,自愿原则,一切从简。
如此奇怪的要求自然引起了众人的好奇,皇帝很大方地解了他们的疑惑,说出太后做的梦。
一波三折,到底是成了。
太后好奇皇帝怎么会突然改了主意,使人打听才得知是因为安王的母妃贤妃。
贤妃求孙若渴,听闻前朝提议选秀她便求到皇帝跟前,想让皇帝给安王赐两位侧妃。
“这么多人都想选秀,朕便如了他们的愿,看他们能折腾出个什么来。”
御书房,皇帝与顾霖下棋,沈亭坐在一旁观棋,皇帝主动提起选秀一事。
事实上,顾霖之所以会出现在御书房也是皇帝特意把人找来的。
“父皇,”沈亭不知第几次道:“儿臣不纳人。”
顾霖落下棋子后看向沈亭:“其实朝臣们说得不无道理,太子是储君,身上子嗣的责任比其他王爷更重。”
“什么子嗣的责任不责任,太子和端阳都是身体康健的孩子,成了亲,子嗣自然就有了,着什么急,”说着皇帝瞪向沈亭:“朕把话给你放在这儿,你的媳妇朕只认端阳一个,你的子嗣朕也只认端阳所出。”
“皇上不必如此,小辈们的事让他们自己决定就好,我们不必强求。”
皇帝与沈亭交换了下眼神,纷纷觉得顾霖这句不必强求是在为顾明月未来和离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