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谣言四起(2 / 2)
这番话引得周围几人面色变幻,有人面露不忿想要反驳,张了张嘴,最终却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眼神闪烁,显然内心也有所动摇。
这些言论真假难辨,却极具蛊惑力。
武盟修士们即便心智坚定,竭力不去相信,也无法完全阻隔这些无孔不入的窃窃私语。
尤其是那些早已渗透进来的各方细作,更是卖力地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
原本因秦武的强势和武盟崛起而凝聚的高昂士气,如同被戳破的气囊,正在一点点泄气。
那股狂热的、近乎盲目的崇拜,渐渐被疑虑、不安甚至恐惧所取代。
街道上,虽然依旧人来人往,但许多修士的脸上已不见了往日的笃定和狂热,取而代之的是游移的目光和深藏的忧色。
甚至开始有人悄无声息地离开武都。
他们当初是奔着秦武这位精神领袖而来,渴望追随他建功立业,共享荣光。
可如今领袖久久不现踪影,强敌环伺而盟内反应沉寂,难免让人心生退意,觉得武盟这艘大船是否还未驶向辉煌就要倾覆?
这种低迷的气氛,在五大势力联合降下一道金光璀璨、言辞傲慢的“认罪书”,公然挑衅,而武盟高层却依旧只能沉默以对、无人敢擅自回应之后,达到了顶峰。
那认罪书高悬于武都城外天际,乃是以莫大法力凝聚而成的金色卷轴,光芒刺目,符文流转,其上的字句却充满了傲慢与羞辱。
其一,历数武盟罪状:斥责武盟以下犯上、搅乱乾坤、聚众为祸,将武盟反抗五大势力压迫的斗争歪曲为祸乱天下的叛逆之行。
其二,勒令无条件投降:要求武盟即刻解散,所有高层需自缚请罪,前往五大势力山门领受审判,旗下修士则需就地遣散,或弃暗投明。
其三,威胁毁灭性打击:宣称若武盟继续负隅顽抗,五大宗门将替天行道,发动雷霆一击,届时必将踏平武都,鸡犬不留,所有与武盟关联者,皆视同罪孽,绝不姑息。
整篇檄文言辞倨傲,将其自身置于道德与实力的绝对制高点,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每个武盟修士的脸上。
这更像是一份最后通牒,其目的不仅是挑衅,更是为了彻底摧垮武盟摇摇欲坠的士气。
是继续隐忍沉淀,还是奋起一搏?
缺乏秦武的决断,整个武盟似乎都陷入了一种群龙无首的茫然和停滞。
人才在悄然流逝,市面似乎也不如往日繁华,一种无形的萎靡之气笼罩着这座钢铁堡垒。
当然,依旧有许多死忠之士,目光坚定,坚信他们的盟主只是在酝酿石破天惊的一击,出关之日,便是清算一切之时。
但这份坚信,在日益蔓延的谣言和漫长无果的等待中,又能持续多久呢?
叶长青收回神识,轻轻叹了口气,反手握住锦璃的手。
窗外的武都,依旧庞大而喧嚣,但那根基,似乎已在无人察觉处,悄然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