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俞志辅、戚元敬(1 / 2)
朱厚聪(萧选)微微颔首,随即将手中的奏疏向前递出。
侍立一旁的严嵩见状,立刻趋步上前。
躬身双手恭敬地接过折子。
朱厚聪(萧选)继续说道。
“司礼监批红,所有南境剿贼有功者,便依汝贞所奏,一一论功行赏,不得有误。”
严嵩连忙躬身领命。
“奴婢这就去办,严格按照胡部堂所奏章程即刻行文。”
接着,朱厚聪(萧选)的目光再次落回胡汝贞身上。
他略一沉吟,随后亲自开口宣示了对胡汝贞的封赏。
“胡汝贞总督南境军政要务,功在社稷,朕心甚慰。”
“加封尔为太子少保,赏金千两,绢百匹,另荫一子入国子监读书。”
胡汝贞闻言,立刻撩袍跪地,行了一个庄重的大礼。
“臣,胡汝贞,谢陛下天恩!”
“陛下隆恩浩荡,臣纵粉身碎骨,亦难报万一,唯有竭尽驽钝,继之以死。”
“放心,用不着你死。”朱厚聪(萧选)瞥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
侍立一旁的严嵩何等机敏,立刻快步上前。
伸手将跪在地上的胡汝贞搀扶起来。
“胡部堂,您这是做什么,皇上仁厚,并未让您长跪。”
“快请起,快请起。”
胡汝贞见状也就着严嵩的搀扶顺势站起身来。
就在这一扶一起之间,他心中那块悬了两年的大石,终于轰然落地。
他明白,自已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过去两年远在南境总督军政,皇帝却从未下旨召他回京叙职。
这其间无非就是两种可能。
要么是极致的信任,放任他在外统兵。
要么就是待他平定叛乱之后,便鸟尽弓藏。
如今皇帝的话让他知道,他安全了。
朱厚聪(萧选)目光再次落回那份奏疏上。
似乎对其中的两个名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只因一个叫做俞志辅,一个叫做戚元敬。
这让他不禁想到了前世的两位抗倭名将。
对于国人来说,抗倭两个字是刻在骨子里的好不好!
所以他迫不及待的想见见两位。
“汝贞,朕看你的折子里屡次提及两人,一名俞志辅,一名戚元敬。”
“你对此二人似乎格外推崇,不吝赞誉之词。”
胡汝贞见皇帝垂询,连忙恭敬回道。
“陛下圣鉴。”
“此二人皆是不世处的将帅之才。”
“哦?详细说说。”
“戚元敬此人,于练兵治军一道之才,堪称鬼斧神工,实乃臣生平所仅见。”
“在南境剿贼期间,其所部屡战屡克,战功卓著。”
“更难得的是,他将自身心得著书立说,写成《练兵实纪》一书。”
“臣有幸拜读,其中练兵之法、阵战之要,全都切实可用,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朱厚聪(萧选)听得频频点头。
而胡汝贞则继续说道。
“而俞志辅此人,尤擅宏观兵法,深谙韬略。”
“而且其个人武艺亦极为高强,剑术超群,实力已臻九品上之境。”
“于军务闲暇之余,他博览历代兵家典籍,融汇自身实战体悟,编撰成了《武经总要》一书。”
“此书将军事组织、制度、选将、用兵、阵法演变乃至山川地理对军事的影响等诸多理论与规则,尽数总结归纳。”
“体系之恢宏,见解之精深,足以流传后世,泽被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