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蜂蛹(2 / 2)
叶承宇放下手中的书,耐心解释道:“当然写过,‘Lapuparoyaleestpsgrapsbnchequecelledesouvrières,avecdestracesdeuleurspsdistctesquianlesotifsdurpsadulte.’(蜂后蛹比工蜂蛹更大、更白,身上有更明显的色彩痕迹,预示着成年蜜蜂的身体纹路)。”他让萧凡调整显微镜焦距,“你们看0号巢房,里面的蛹轮廓明显比1号的大,这就是蜂后蛹的特征。”
姐弟俩凑到显微镜前仔细观察,萧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要把这个发现记下来,回复给提问的读者。”他拿起笔,在反馈栏里写道:“蜂后蛹更大更白,工蜂蛹相对较小,颜色稍暗,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已证实这一差异哦~”
下午,天空渐渐放晴,草原上的野花在阳光下绽放。萧凡刚给巢房拍完特写,就听到叶澜喊道:“爸爸,读者又问了!他们想知道蜜蜂化蛹的时候,会不会分泌什么特殊的物质来保护自己?”
叶承宇立刻翻找《昆虫记》,很快就找到了对应的段落:“‘Lesrvessécrètentunesubstancevisqueequisolidifielen,rendantcei-ciiperéableàlhuiditéetauxprédateurs.’(幼虫会分泌一种粘性物质,使茧凝固变硬,让它能够抵御湿气和捕食者)。”他笑着说,“这个问题问得很专业,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看看茧的防水性。”
萧汀眼睛一亮:“怎么实验呀?”
“我们可以用滴管取一点点水,轻轻滴在空巢房的茧上,看看水会不会渗透进去。”叶承宇说着,拿来滴管和空茧,“不过要小心,别弄湿了正在发育的蛹。”
萧凡帮忙固定空茧,叶澜拿着滴管,小心翼翼地滴了一滴清水在茧上。水珠在茧表面滚动,并没有渗透进去。“真的防水!”姐弟俩异口同声地惊呼,叶澜立刻记录:“实验验证:蜜蜂茧具有防水性,符合法布尔关于‘分泌粘性物质固茧’的记录。”
叶之澜坐在一旁,用手机把实验过程拍成小视频,发到读者群里。“好多读者都在夸你们会思考呢!”她笑着说,低头抚摸小腹,“予安予宁,你们的哥哥姐姐真棒,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爱探索哦。”
傍晚时分,夕阳把草原染成了金色。0号蜂后巢房的颜色已经变成了深褐色,叶澜兴奋地在进度条上给0号标注了“90%”:“爸爸,表舅,你们看!0号蜂后应该已经完全变成蛹了!里面的轮廓能看到明显的头和翅膀了!”
萧汀立刻凑过来:“真的!我好像看到触角的形状了!”他转头对叶承宇说,“表舅,法布尔写过蛹到成年蜜蜂的发育时间吗?”
叶承宇翻到《昆虫记》的末尾章节:“‘Lapériodededéveloppentdepupaàbeilleadultevarieseloypedabeille:pourree,cestenviron8jours;pourlesouvrières,cestenviron12jours.’(从蛹到成年蜜蜂的发育时间因蜜蜂类型而异:蜂后大约需要8天,工蜂大约需要12天)。”他笑着说,“按照这个时间算,再过几天,我们就能见证0号蜂后破蛹而出的瞬间了!”
姐弟俩欢呼起来,叶澜立刻在读者互动表上写下:“重磅预告!0号蜂后已进入蛹期后期,预计8天后破蛹,我们会全程记录,敬请期待!”
夜幕降临,草原上的星星格外明亮。观测棚里,姐弟俩还在整理当天的观测数据,萧凡在旁边帮忙汇总照片,叶之澜则翻着《昆虫记》,轻声给腹中的予安予宁讲述蜜蜂化蛹的故事。叶承宇坐在一旁,在笔记本上写下今天的观测心得,时不时和孩子们讨论读者的问题。
巢箱里,蜂蛹们在夜色中悄然发育,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被细心记录;观测棚里,一家人的探索热情从未减退,每一个读者的疑问都被认真回应。这场关于蜜蜂蜕变的观测,不仅是对大自然奇迹的见证,更是一场跨越屏幕的科学互动,而蜂后破蛹的那一刻,正在不远的前方,等待着被所有人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