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工蜂的喂食(2 / 2)
中午时分,草原上的温度升高到32c,萧凡担心巢箱温度过高,特意在观测棚顶部加装了遮阳网。“现在巢箱内温度保持在32.5c,刚好在适宜范围内。”他擦了擦额头的汗,走到叶之澜身边,“饿不饿?我煮了面条,加了你爱吃的番茄和鸡蛋。”
叶之澜点点头,起身时突然感到一阵头晕。萧凡立刻扶住她:“怎么了?是不是低血糖了?”他连忙从背包里拿出一块巧克力,递到她嘴边,“快吃点补充能量,孕期可不能大意。”
叶之澜咬了一口巧克力,缓了缓神:“可能是早上没怎么吃东西,有点低血糖。”她笑着说,“没事,现在好多了。”
叶承宇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温水:“孕中期要少食多餐,不能饿肚子。我刚才看了下,附近有片野草莓,等会儿我去摘点回来,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当零食。”
下午,姐弟俩开始整理上午的观测数据。萧汀负责分析工蜂喂食规律,屏幕上显示工蜂对编号05和07幼虫的喂食频率分别为每1.4小时和1.5小时,与法布尔描述的“精准匹配需求”完全一致;叶澜则负责撰写湿度异常的分析报告,结合《昆虫记》中的相关描述,解读温湿度对幼虫生长的影响。
“爸爸,你看这个关联曲线!”萧汀突然喊道,“当湿度低于72%时,幼虫的蠕动频率明显降低,进食时长也减少了5秒,说明湿度确实会影响它们的活动。”
萧凡凑过去看了一眼,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发现很有价值,我们可以把它补充到观测报告里,让科普内容更完整。”他转头对叶澜说,“澜澜,你可以引用法布尔关于环境对昆虫生长影响的原文,增强报告的专业性。”
叶澜立刻翻开《昆虫记》,找到相关章节:“找到了!‘Lenvirojoueunr?ledécisifdansledéveloppentdessectes.Unelégèrevariatioepératureoudhuiditépeutodifierlerythdecroissaêaffectersurviedesrves.’(环境对昆虫的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温度或湿度的轻微变化都可能改变生长节奏,甚至影响幼虫的生存)。”她将法文原文和中文翻译一起抄录到报告里,“这样一来,报告就更有说服力了。”
叶之澜靠在萧凡的肩膀上,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样子,轻声说:“真没想到,一场关于蜜蜂的观测,能让孩子们学到这么多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萧凡紧紧握住她的手,目光温柔:“这就是我们开展观测的意义啊,不仅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他看向巢箱,“你看,编号05的幼虫已经开始在巢房里转动身体了,这可能是在为第三次蜕皮做准备。”
叶之澜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只幼虫在巢房里缓慢转动,身体不时蜷缩,体表的表皮也开始变得紧绷。“真的!它好像要蜕皮了!”她兴奋地说,伸手轻轻覆在腹部,“予安、予宁,你们看,小蜜蜂又要开始新的蜕变了,你们也要加油成长哦。”
傍晚时分,叶承宇摘了一篮野草莓回来,鲜红的草莓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萧汀拿起一颗咬了一口:“哇!好甜!表舅,你太厉害了!”
叶澜也拿起一颗,放在嘴里:“确实很甜,比超市买的好吃多了。”她转头对叶之澜说,“妈妈,你也吃点,草莓富含维生素c,对宝宝好。”
叶之澜笑着接过一颗,轻轻咬了一口:“真甜,谢谢承宇。”
萧凡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心里满是温暖。他走到巢箱旁,调整了摄像头的角度:“根据生长规律,第三次蜕皮应该会在明天上午发生,我已经把摄像头都调试好了,确保能捕捉到每一个细节。”他转头对孩子们说,“今晚你们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明天我们一起见证第三次蜕皮的奇迹。”
姐弟俩点点头,立刻开始整理当天的观测数据。萧汀将工蜂喂食规律和湿度关联分析的结果制作成图表,叶澜则完成了观测报告的补充内容。“爸爸,明天我们可以用慢动作+红外热成像的方式拍摄蜕皮过程,这样既能看到动作细节,又能监测体温变化。”叶澜说。
萧凡点点头:“好主意!我今晚就把拍摄模式设置好,保证给读者们呈现最精彩的画面。”
叶之澜打开读者群,将当天的观测成果和野草莓的照片发了出去,配文:“今日观测圆满结束,发现湿度对幼虫生长有重要影响~附上法布尔名言:‘Lanatureestpleedesecrets,etchaqueobservationnoapprendquelquechosedenouveau.’(大自然充满了秘密,每一次观测都能让我们学到新的东西),翻译过来就是‘大自然充满了秘密,每一次观测都能让我们学到新的东西’~明天将见证幼虫第三次蜕皮,敬请期待!”
群里的观众纷纷留言,期待着明天的观测。
夜幕降临,观测棚里的灯光渐渐熄灭,只有摄像头的指示灯还在微微闪烁,默默记录着巢箱里每一个生命的成长。草原上的星星格外明亮,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第三次蜕皮加油鼓劲。叶之澜靠在萧凡的肩膀上,感受着腹部双胞胎的胎动,嘴角扬起幸福的笑容。她知道,明天又将是充满奇迹的一天,而这场关于生命成长的观测之旅,还在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