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护墨漆桶(2 / 2)
张叔看着逐渐恢复的砚窖,眼中重新燃起希望,指着窖角的锈矿说:\"得把锈矿重新封上!用护砚珠和灵光一起,才能彻底根除!\"众人迅速分工:老锅用护砚灵光阻挡剩余锈粉扩散;小芽和锈儿将护砚珠放回锈矿洞口,在周围撒上灵泉水形成防护层;金锈侯和周师傅找来干净的泥土和石块,将锈矿牢牢封死,又铺上一层防水油布,防止砚渣和锈水渗入。
护砚珠刚归位,便发出一道柔和的深黑色光芒,窖内的锈矿不再蔓延,周围的砚石肉眼可见地恢复生机,颜色逐渐鲜亮,熟悉的石腥味也重新飘散开来;地上的好砚石被灵光一照,变得温润细腻,又能用来制作砚台了。王叔拿起一块砚石放进打磨机,磨出的砚台比以前更加润泽光亮,研出的墨汁细腻顺滑,毫无杂质。
张叔从怀中掏出一本《制砚护砚要诀》,书页上沾着陈旧的砚渣,还留有雕刻时蹭上的墨渍,一看就是被反复翻阅的珍贵古籍:\"这是我一辈子的心血,你们帮我交给年轻砚农,让他们照着上面的方法制砚护砚,可别再像我这样鲁莽行事了!\"
老斩郑重地接过要诀,仔细擦拭掉砚渣和墨渍,递给王叔:\"放心,我们会联系武林盟,给你们送来新的砚石和制砚工具,还会教你们用护砚灵光定期清理砚坊,防止砚腐蚀锈再次发生。\"他安排金灵修复损坏的砚架,小芽则教砚农们将灵泉水兑上绿茶水,涂抹在被锈粉感染的皮肤上止痒消肿,同时传授用灵泉水清洗砚台和工具、去除残留锈毒的方法。
接下来的日子里,众人齐心协力收拾残局。将彻底报废的砚台和砚石清理出去,有的用来铺路,有的挖坑掩埋;把还能用的整理好,重新摆回砚架;周师傅给打磨机和雕刻工具刷上特制的护墨漆,刷过的工具光洁如新,不仅不易沾染砚渣,清理起来也更加方便,还能有效防锈;金锈侯跟着砚农学习制砚,天赋异禀的他很快就掌握了选石、打磨、雕刻的技巧,做出的砚台温润细腻,连张叔都赞不绝口。大家还耐心教导砚农们识别砚腐蚀锈的征兆,一旦发现砚石出现褐色斑点、表面变粗糙或砚台壁长出锈斑,就要立即用护砚灵光处理,防患于未然。
这天,众人坐在老砚窖旁,看着砚农们忙碌地选石、打磨、雕刻,有的将砚台整齐摆放在新砚架上,有的打包准备运往镇上,空气中重新弥漫着熟悉的石砚清香,心里满是欣慰。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砚农们每人赠送了一块新制的砚台和一把雕刻刀,砚台底部用红漆工整地写着\"护砚之恩\"四个大字。这些砚台质地温润,研墨流畅,用起来格外顺手。\"谢谢你们保住了我们的砚坊!以后我们一定好好守护砚窖,再也不会贸然行事,把制砚手艺代代相传!\"
临行前,张叔将自己用了几十年的雕刻刀塞到金锈侯手中。这把刀由上好的钢材打造,老檀木手柄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温润,散发着淡淡木香,虽然刀刃有些磨损,却依然锋利无比:\"这把刀陪了我大半辈子,雕过无数好砚台,现在送给你。希望你能像守护自家珍宝一样守护砚坊,让老百姓都能用上好砚台,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返程的快船上,众人捧着砚台、雕刻刀、墨锭等礼物,手腕上戴着结实的马皮护腕,身上盖着崭新的棉被,望着渐渐远去的砚坊,心中满是踏实。金锈侯把玩着雕刻刀,笑道:\"这次不仅解决了砚腐蚀锈,还得了把好刀!以后在船上闲了,还能雕些小物件解闷!\"
周师傅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护墨漆桶:\"我把护砚珠磨成粉掺进护墨漆里,研制出了'护砚漆'!往后给打磨机、砚架和雕刻工具刷上这漆,既不怕砚腐蚀锈,又不容易沾砚渣,清理方便,经久耐用!\"
船行至河心,一艘武林盟的快船迎面疾驰而来,船上弟子焦急地大声呼喊:\"老斩前辈!不好了!东南的笔坊出现'笔腐蚀锈',毛笔全部损坏,笔农们都快撑不下去了!毛笔是老百姓写字的必备之物,没了它可怎么行!\"
众人对视一眼,眼神中闪过坚定的光芒。老斩举起灵霞霞镰,护砚灵光的金黄两色与十二灵的彩光交织在一起,光芒耀眼夺目,连周围的空气都染上了熟悉的石砚气息:\"走!去东南笔坊!绝不能让笔农们断了生计!\"
就在这时,王叔骑着马匆匆赶来,手里提着几块新制的砚台和一袋优质砚石,朝着船上大喊:\"这些砚台研墨好用,砚石可以送给其他缺砚的作坊,带上准有用!路上多加小心,遇到困难记得捎个信!\"老斩接过砚台和砚石,朝王叔用力挥了挥手,快船随即调转船头,朝着东南笔坊疾驰而去。
船尾激起的浪花在水面划出一道金黄相间的弧线,虹锤上的灵光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在阳光下闪耀着温暖的光芒。众人心中都明白,只要锈害还在肆虐,只要百姓还面临困境,他们就会继续奔波,守护每一家作坊,扞卫每一寸土地,让老百姓的生活顺顺利利,无论是研墨书写,还是记录生活,都能无忧无虑,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