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封地去倭国(2 / 2)
起初,他的表情还有些凝重,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甚至闪过一丝惊讶和难以掩饰的兴趣,最后,嘴角微微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表情的变化,让下首的四位重臣心中都泛起了嘀咕。太子殿下在信中说了什么?
李世民放下信笺,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清明,他看向四位重臣,缓缓道:“关于扶余慈,太子倒给朕出了一个……颇为有趣的主意。”
“哦?太子殿下有何高见?”长孙无忌好奇地问道。
“承乾建议,”李世民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可晋封扶余慈为‘归义郡王’。”
房玄龄和魏征对视一眼,这似乎和房玄龄刚才的建议相似?虚封王号?
但李世民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不过,太子提议,给他的封地,不在百济,也不在大唐。”李世民的手指,猛地点向了地图上那个隔海相望的岛国,“在这里——倭国!”
“倭国?!”四位重臣几乎异口同声,脸上写满了错愕。
倭国?那个孤悬海外,近年来虽与大唐有所往来,但依旧被视为化外之地、蛮荒之境的岛国?把扶余慈封到那里去?这算什么封地?
“陛下,这……倭国并非我大唐疆域,如何能作为封地赐予郡王?此不合礼制啊!”房玄龄首先提出了质疑。
魏征也皱紧了眉头:“太子此议,未免儿戏。扶余慈一无兵,二无将,如何去倭国就藩?难道要我大唐派兵护送他跨海去征服一片土地吗?耗费几何?意义何在?”
就连提出分割方案的唐俭,也面露不解之色。
李世民似乎早就料到臣子们的反应,他不慌不忙地拿起太子的密信,说道:“太子在信中言道,倭国近年来内部纷争不断,其‘大王’与地方豪族矛盾颇深,并非铁板一块。
扶余慈虽无根基,但他有‘百济王子’和‘大唐郡王’的双重名分。
百济与倭国隔海相望,素有往来,倭国朝廷中亦有不少亲百济的势力。
若扶余慈以‘复国’或‘借地安身’为名,前往倭国,未必不能搅动风云。”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太子提议,我大唐可给予扶余慈一定的‘支持’——提供一些淘汰的军械、有限的粮草,甚至允许他招募一些百济流亡者和不得志的倭人,助他在倭国九州岛一带,争夺一块立足之地。
但,绝不派遣大唐一兵一卒,火器更是严禁给予。成败与否,全看他自己的造化。”
这下,连长孙无忌都动容了:“陛下的意思是……驱狼吞虎,祸水东引?”
“不错!”李世民肯定道,“将扶余慈这块烫手山芋扔到倭国去。
他若成功,在倭国打下一片地盘,名义上是我大唐的归义郡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