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古镇怪疾(2 / 2)
古墓中的陪葬品显示,墓主是明代一位名医,因诊治瘟疫不幸染病而亡。为防瘟疫扩散,特地将墓穴设在极阴之地,以阴气镇压病气。
\"这黑气是百年前的瘟疫病气,\"张天师神色凝重,\"经过百年阴气滋养,已成气候。\"
徐应德检测病气成分,发现这是一种变异的伤寒杆菌,对现代抗生素完全耐药。
更棘手的是,病气已经渗入地下水系,整个古镇的饮用水都被污染了!
面对百年瘟疫,师徒二人决定采用古今结合的治法。
他们先按古法,用艾草熏蒸全镇,驱散空气中的病气。再按现代医学原理,配制特制消毒剂净化水源。
对于已感染的患者,用古方\"清瘟败毒饮\"为基础,加入现代提纯技术增强药效。
最神奇的是,他们在古医墓中发现了一本未面世的医书,记载着治疗这类瘟疫的特效针法。
治疗过程中,那个风水师的后人深受感动,主动交出祖传的风水医书,将功补过。
\"原来风水与医道本是一家,\"他感慨道,\"祖辈却用来看重恩怨,实在惭愧。\"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得到控制。更令人惊喜的是,古医书中记载的针法对现代多种耐药菌都有奇效。
师徒二人将这次治疗经验整理成《古今瘟疫论》,为后世留下宝贵资料。
疫情过后,古镇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师徒二人发现,经过这次阴阳震荡,古镇的风水格局发生了微妙变化。
他们重新勘测地脉,为古镇设计了新的风水布局。既保留古韵,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
特别的是,他们将古医墓修缮为\"医道纪念馆\",展示这次抗疫的经验教训,警示后人。
一年后,古镇举办首届\"中医文化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医者齐聚一堂,学习交流。
张天师在开幕式上说:\"医道之本,在于济世。无论古今中外,仁心才是最好的医术。\"
徐应德接着展示最新的\"智能中医诊断系统\",将古老医术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
台下,年轻的中医学子们眼中闪着光。他们知道,这份千年传承的医道,正在自己手中焕发新生。
夕阳西下,师徒二人在乾坤堂前品茶。\"师父,下一站我们去哪里?\"\"医道无涯,但问本心。\"茶杯中,映照着满天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