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过往(一)(1 / 1)
无奈,墨鸦公公在大理寺卿温继武,禁卫军大统领蒙契多和钦天监正苏牧尘这三个人反反复复,死磨硬泡的追问下,终于还是将那几十年之前发生的陈年往事原原本本的都说了出来。
当初,墨鸦公公,栎公公还有大理寺卿温继武的父亲,这三个人之所以会如此的相熟,那是因为他们三个人共同守护了一个几十年前发生的天大的秘密,而这个天大的秘密就是关于那位月桂嬷嬷的。
事情就发生在那一年的秋猎之季,任由时光流逝日月交替,直至今时今日已经过去了四十多个春夏秋冬。那时先帝正值壮年,于秋猎时带领众皇子、公主、皇室宗亲以及朝中大臣们在三万禁卫军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皇家御用的狩猎场“木兰围场”。
当时栎公公和墨鸦公公两人只有十五六岁的年纪,只不过就是在先帝身边伺候就寝的两位不起眼的小太监而已。上有总管大太监无休止的压制,平日里又有管事太监毫无理由的毒打和谩骂,久而久之,这对儿五岁时就一同净身入宫为奴的难兄难弟难眠会心生怨恨。
而这种怨恨在反反复复遭受着屈辱的折磨中,渐渐的升级到了一个即将膨胀爆发的临界点。终于有一天,本来就已经无法再压制下去的怒火,竟然被一根看似极其普通的导火索瞬间的引爆开来。
也许当时的栎公公和墨鸦公公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件在平时看来就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无非也就是一顿谩骂,外加挨顿打就能搞定的事情,却不想竟然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如果栎公公的魂魄不散,当他听到墨鸦公公再次提起当年的往事,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只可惜,往事重提,却故人已逝。
追溯到四十几年前的那个秋季,这件事情就发生在大清朝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中。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内,它与内蒙古草原接壤。
在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大草原。众所周知,“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而“木兰围场”则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的所在之地。
当时清帝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千米的狩猎场。清朝前半叶的皇帝每年都要率皇室宗亲、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和郊游为主的大型出游活动,史称“木兰秋狝”。
在清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曾在木兰围场中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而辽宁省西丰县的坝上草原,却是道光之前皇家狩猎的所在之地。
当日秋高气爽,先帝一马当先在八旗精兵的簇拥下驰骋在茫茫的草原上。突然,只见前方一对儿草原野兔正在相互追逐嬉戏玩耍。先帝看那两只全身灰白色的肥兔子甚是有趣,当即就半开玩笑的说道:“众卿谁能告诉朕,这两只肥兔子哪一只是雄兔哪一只又是雌兔呀?”
不想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雌兔,有人说是雄兔,也有人说两只都是雌兔,或者两只都是雄兔,更有人说这两只兔子分明一只是雌兔一只是雄兔,乃是雌雄一对儿。
闻言先帝大笑,称无论是谁,只要能分辨出这两只肥兔子哪只是雌兔,哪只又是雄兔就加倍的重赏这个说对的人。
当时就站在一旁负责捡被射死猎物的栎公公随即脱口而出:“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先帝龙颜大悦,当即就赏了栎公公二百两银子,还直接将他提升成为贴身伺候圣驾的小太监。不料,栎公公却无论如何也不要那二百两的赏银,先帝很是诧异,就问栎公公为何不要赏银。不想栎公公却对先帝说,他想用这二百两的赏银换自己的兄弟,也能成为一名和自己一样贴身伺候皇上的小太监。
先帝觉得十分的好奇,于是便问当时只有十几岁的栎公公,为什么放着二百两的赏银不要,而偏偏要提拔一个并非是亲兄弟的小太监呢?要知道这二百两的赏银对于一个最低品的小太监来说,那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在大清朝的太监中,无官职的太监月食分为三个级层:一级太监月食银三两,米三斗,公费制钱六百;二级太监月食银二两五钱,米二斗半,公费制钱六百;三级太监月食银二两,米一斗半,公费制钱六百。
如果要是有品级的太监相对就会高一些。四品宫殿监督领侍,月食俸禄银八钱,米八斗,公费制钱一贯三百;五品宫殿监正侍,月食俸禄银七两,米七斗,公费制钱一贯二百;六品宫殿监副侍,月食俸禄银五两,米五斗,公费制钱一贯一百。
由此可见,当时栎公公这种最低品级的小太监,二百两银子对于他来讲的的确确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栎公公却对先帝说,是不是亲兄弟又能如何,就算是亲兄弟也会有反目为仇的可能性,既然一起共患难,就要一起同甘苦。
当时先帝认为栎公公是有意而为之,说白了就是用这二百两银子做赌注,赌的就是一个好前程。先帝为了证实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孩子到底是不是一个从小就处心积虑的人,当即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来试探栎公公。
“朕赏你五百两银子,良田十亩,外加一套宫外的小别院,然后放你出宫去。你有了良田,也有了存银,还有了住所,从此你就再也不用当奴才了。好了,下去领赏吧。”
“奴才谢皇上隆恩。不过,如果奴才的兄弟不能和奴才一起同甘苦,那么这些身外之物奴才不要也罢。”
“你胆敢将朕的赏赐视为身外之物,难道你就不怕朕要了你的命?”
“奴才当然害怕,但奴才说的都是肺腑之言。”
闻言,先帝眼珠转了转,而后又说道:“哪个是你那个同甘苦共患难的异姓小兄弟啊?”